一种核酸检测芯片、制备方法及核酸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50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分子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酸检测芯片、制备方法及核酸检测方法。核酸检测芯片包括:反应基板和温控基板,所述反应基板上设有反应腔;所述反应基板上还设有进样口,所述进样口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反应基板包括第一反应基板和第二反应基板,所述反应腔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基板上,所述第一反应基板与所述第二反应基板盖合使所述反应腔形成密闭的腔体结构;所述第一反应基板和/或所述第二反应基板上设有基板安装结构,所述温控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安装结构内。该核酸检测芯片结构简单,将反应基板与温控基板集成在一起,无需额外设置配套设备即可完成检测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酸检测芯片、制备方法及核酸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分子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核酸检测芯片、制备方法及核酸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技术,可以将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厘米见方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它具有样品和试剂消耗少、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的优点,因而目前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范围广且进展迅速。将微流控芯片技术引入核酸检测用于生物医学分析、环境检测和法医鉴定,能够将传统核酸检测中繁琐的样品前处理和扩增产物的步骤简化和集成,不仅能够缩短检测时间,减少试剂和样品消耗,而且弥补了传统方法操作繁琐及成本高昂等缺陷,可用于生物实验室即时检测和现场便携应用。在多种核酸扩增检测方法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与微流控技术结合的核酸检测系统最有潜力应用于生物分子现场快速诊断上。LAMP是由日本Notomi等人研发的一种新的等温扩增技术。这种技术依据六个基因片段设计出四条特异性的引物,在Bst聚合酶的作用下,60-65℃下进行加热,20-6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酸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基板和温控基板(2),/n所述反应基板上设有反应腔;/n所述反应基板上还设有进样口(104),所述进样口(104)与所述反应腔连通;/n所述反应基板包括第一反应基板(101)和第二反应基板(102),所述反应腔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基板(101)上,所述第一反应基板(101)与所述第二反应基板(102)盖合使所述反应腔形成密闭的腔体结构;/n所述第一反应基板(101)和/或所述第二反应基板(102)上设有基板安装结构,所述温控基板(2)设置在所述基板安装结构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基板和温控基板(2),
所述反应基板上设有反应腔;
所述反应基板上还设有进样口(104),所述进样口(104)与所述反应腔连通;
所述反应基板包括第一反应基板(101)和第二反应基板(102),所述反应腔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基板(101)上,所述第一反应基板(101)与所述第二反应基板(102)盖合使所述反应腔形成密闭的腔体结构;
所述第一反应基板(101)和/或所述第二反应基板(102)上设有基板安装结构,所述温控基板(2)设置在所述基板安装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内设有多个反应功能区,不同的所述反应功能区内预包埋有功能不同的反应试剂;
所述反应功能区包括裂解区(111)、预扩增区(112)和扩增检测区(113),所述裂解区(111)与所述预扩增区(112)通过第一微流道(115)连通,所述预扩增区(112)与所述扩增检测区(113)通过第二微流道(116)连通,所述第一微流道(115)和所述第二微流道(116)内设有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灌封在所述第一微流道(115)和所述第二微流道(116)内的固态相变材料,所述固态相变材料的熔点低于所述核酸检测芯片的耐受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酸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相变材料为石蜡、黄油、松香、柏油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安装结构为基板安装槽(103),所述温控基板(2)设置在所述基板安装槽(10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基板(2)包括支撑层和温度控制层,所述温度控制层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上;
所述温度控制层设有温度传感器(202)和加热电极(2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酸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极(201)包括第一加热电极和第二加热电极,所述第一加热电极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微流道(115)和所述预扩增区(112),所述第二加热电极用于加热所述第二微流道(116)和所述扩增检测区(113)。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玉卿刘婷周麟赵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