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R微反应室阵列结构及进行混合液封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503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R微反应室阵列结构及进行混合液封装的方法。所述阵列结构包括底板,盖板,设置在底板和盖板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上开设有微反应室,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油封腔,与油封腔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每个所述微反应室通过喉道与所述油封腔连通,该喉道的尺寸使得各微反应室的混合液通过油封腔内的密封油彼此隔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阵列结构能将混合液同时加入多个微小反应腔室,并彼此隔绝,然后方便后续进行核酸扩增反应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R微反应室阵列结构及进行混合液封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CR微反应室阵列结构及进行混合液封装的方法,属于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生物芯片技术在近2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微流控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生物芯片技术逐渐走向产业化。目前的PCR芯片大多体积较大,需要的机械动作复杂,一片芯片能同时进行的检测项目较少。比如赛沛公司的基因专家试剂盒(芯片),体积较大,一个试剂盒同时最多只能检测4到6个项目(如美国专利US9322052、专利US9669409)。目前的PCR微反应室阵列芯片,多需要在检验过程中边抽真空边加混合液(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2277294A),或者将微反应室附近材料设置为透气疏水性材料,在检验前抽真空,然后必须立即进行加液,依靠透气性材料的缓慢吸气能力将混合液吸入微反应室(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3071548A、CN104894106A)。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需要额外配置真空泵,抽真空的过程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许多PCR微反应室阵列芯片需要一根或多根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R微反应室阵列结构,包括底板(1),盖板(3),设置在底板(1)和盖板(3)之间的中间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混合液的微反应室(21),所述盖板(3)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密封油的油封腔(35),与油封腔(35)连通的第一流道(33)和第二流道(34);/n每个所述微反应室(21)通过设置在中间层(2)的喉道(22)与所述油封腔(35)连通,该喉道(22)的尺寸使得微反应室(21)内封装后的混合液不进入油封腔(35)内,油封腔(35)内的密封油不进入微反应室(21)内,各微反应室(21)的混合液通过油封腔(35)内的密封油彼此隔绝;/n优选所述喉道(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R微反应室阵列结构,包括底板(1),盖板(3),设置在底板(1)和盖板(3)之间的中间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混合液的微反应室(21),所述盖板(3)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密封油的油封腔(35),与油封腔(35)连通的第一流道(33)和第二流道(34);
每个所述微反应室(21)通过设置在中间层(2)的喉道(22)与所述油封腔(35)连通,该喉道(22)的尺寸使得微反应室(21)内封装后的混合液不进入油封腔(35)内,油封腔(35)内的密封油不进入微反应室(21)内,各微反应室(21)的混合液通过油封腔(35)内的密封油彼此隔绝;
优选所述喉道(22)直径不大于1.5mm,喉道(22)深度不小于0.1mm;更优选所述喉道(22)直径为0.1mm-1mm,最优选为0.5mm-1mm;更优选所述喉道(22)深度为0.1mm-1mm,最优选为0.5mm-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微反应室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盖板(3)的方向看,所述油封腔(35)的投影覆盖所述多个微反应室(21)的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微反应室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33)内设有第一阀门(31),所述第二流道(34)内设有第二阀门(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微反应室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31)和第二阀门(32)常闭,且微反应室(21)、喉道(22)和油封腔(35)形成真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P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鹏程刘欣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乐准智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