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390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首先以环糊精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开环缩水甘油,得到环糊精接枝超支化聚甘油;然后将环糊精接枝超支化聚甘油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环糊精接枝超支化聚甘油缩水甘油醚;最后利用具有伯胺或仲胺基团的分子开环环糊精接枝超支化聚甘油缩水甘油醚分子上的环氧基团,得到所述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通过在环糊精超支化聚甘油上修饰上环氧基团,然后利用小分子胺的上的氨基开环环氧基进行小分子胺修饰,从而保留氨基的阳离子性,同时环氧开环产生羟基,保证最终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的亲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糊精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环糊精(CD)是由6个或更多的吡喃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成环而形成的环状低聚糖的总称,可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所产生。最常见的是α-CD,β-CD以及γ-CD,它们分别由6、7和8个吡喃葡萄糖单元组成。环糊精凭借其外亲水内疏水的独特的截锥结构以及可以与特定分子形成包合物的特性,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化妆品等领域。CD的分子间存在强氢键作用,限制了环糊精的水溶性、对客体分子的包和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此外,未经修饰的环糊精性能上相对单一,需要对其进行修饰与衍生,方能满足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故此,通过对环糊精的活泼羟基进行结构化修饰,得到的环糊精衍生物性能更加多样化,这对于环糊精的商业化应用至关重要。杨斌(杨斌.自组装模式构建高分子型多功能化基因/药物纳米传递体系[D].2014)在文献公开了将超支化聚甘油接枝到β-环糊精上并对其末端羟基进行小分子胺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其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其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



式中,R为具有伯胺或仲胺基团的基团;n=6、7或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其特征在于:R选自-NHCH2CH2NH2,-NHCH2CH2NHCH2CH2NH2,-NHCH2CH2N(CH2CH2NH2)2,-NH(CH2CH2NH)2CH2CH2NH2,-NH(CH2CH2NH)3CH2CH2NH2或-NH(CH2CH2NH)4CH2CH2NH2。


3.一种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以环糊精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开环缩水甘油,得到环糊精接枝超支化聚甘油;
S2)所述环糊精接枝超支化聚甘油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环糊精接枝超支化聚甘油缩水甘油醚;
S3)利用具有伯胺或仲胺基团的分子开环环糊精接枝超支化聚甘油缩水甘油醚分子上的环氧基团,得到所述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伯胺或仲胺基团的分子为C2~C20的二胺、多胺或低聚乙二胺,优选为C2~C10的二胺、多胺;特别的,选自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2-氨基乙基)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或五乙烯六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糊精超支化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制备环糊精接枝超支化聚甘油的具体工艺包括:
S11)称取环糊精溶于溶剂中,在强碱为催化剂条件下,40~60℃下缓慢滴加缩水甘油,然后升温至60~100℃继续反应12~24h;优选的,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强碱选自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陶丽尚同祎郑国栋陈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