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双模复合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伪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双模复合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伪应用。
技术介绍
假冒伪劣是一个长期的全球性问题,不仅对消费者造成严重伤害,而且对各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和安全构成巨大威胁。近年来,各种荧光材料,包括有机发光染料、半导体量子点、碳点、等离子体激元材料等,以其高的发光强度/效率和可调的激发/发射波长,被广泛地用作防伪材料。然而,由于传统的荧光材料具有很快过时和容易复制的特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结合多种防伪功能的高安全性防伪材料来打击伪造品。在这方面,两种或多种不同磷光体的结合有利于探索具有双模式发射或激发的荧光系统,这将提供更高水平的防伪安全性。发光金属有机框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包括金属纳米粒子、碳点和染料分子在内的许多客体分子都被掺杂到发光金属有机框架中,以设计双模发光复合材料。尽管上述两种磷光体的组合对于开发先进的防伪材料具有改进的协同效应,但是它们都被用作向下转换(DC)发光材料。作为比较的替代,DC和上转换(UC)发光材料的掺杂产生了双模复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化学式为{[C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化学式为{[Cd4(L)2(H2O)3]·4.5H2O}n,通过Cd2+离子与四羧酸配体进行配位得到。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取镉源、四羧酸配体、聚乙烯吡咯酮,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混合溶液中,置于80℃环境下加热回流反应3天,得无色晶体,收集干燥,得所述三维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镉源为CdCl2·2.5H2O;所述四羧酸配体为H4L配体,结构式为:
镉源、四羧酸配体、聚乙烯吡咯酮的混合质量比为114∶103.8∶500;
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混合溶液中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体积比为2∶3。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所制备的可调双模复合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具体为UCNPs@HPU-18@Ln3+,其中,UCNPs为Y2O3:Yb3+,Er3+@SiO2;HPU-18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所述Ln3+选自Tb3+、Eu3+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所制备的可调双模复合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UCNPs@HPU-18@Ln3+为UCNPs@HPU-18@Tb3+、UCNPs@HPU-18@Eu3+或UCNPs@HPU-18@Eu3+0.2Tb3+0.8。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双模复合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UCNPs的合成:
①取Y(NO3)3·6H2O、Yb(NO3)3·5H2O、Er(NO3)3·5H2O,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透明溶液;加入尿素溶液,加热反应后,离心收集沉淀,洗涤干燥,得Y2O3:Yb3+,Er3+前驱体;
②将Y2O3:Yb3+,Er3+前驱体煅烧后冷却,得Y2O3:Yb3+,Er3+纳米球;
③将Y2O3:Yb3+,Er3+纳米球分散在乙醇水溶液中,缓慢加入浓氨水,超声混匀,缓慢加入正硅酸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军,徐周庆,闫玲玲,刘宪云,毕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