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亚山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36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座装置,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针对工件钻孔加工时的不稳定,导致钻孔出现偏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正面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壳体正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三槽孔,所述第三槽孔内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上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顶部穿过壳体,所述第一槽孔顶端内壁焊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有第一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固定块与橡胶片,提高了对加工工件的固定作用,钻头是在固定块后面落下,钻出的孔比传统的钻孔设备要稳定不易偏斜且底座上有螺孔,方便加工固定座的替换以及对各种加工环境的适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座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座装置。
技术介绍
钻孔装置是指用于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设备的总称,常见的钻孔装置有电钻,钻床等。传统的钻孔加工用工件固定座由于设备简单没有固定装置,所以容易将钻出的孔出现偏移以及损坏,且其装置笨重难以移动,本新型实用装置采用了固定装置使得加工工件不会偏移,钻出的孔稳定,且底座的螺孔使得装置可以进行挪移替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座装置,解决了工件钻孔加工时的不稳定,导致钻孔出现偏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正面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壳体正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三槽孔,所述第三槽孔内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上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顶部穿过壳体,所述第一槽孔顶端内壁焊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座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正面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壳体(2)正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三槽孔,所述第三槽孔内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上设有第二螺杆(18),所述第二螺杆(18)的顶部穿过壳体(2),所述第一槽孔顶端内壁焊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底端固定有第三齿轮(4),所述第一螺杆(5)上螺纹套接有第一活动环(7),所述第一活动环(7)的外圈焊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底端粘接有橡胶片(8),所述第二槽孔内焊接有滑杆(19),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座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正面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壳体(2)正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三槽孔,所述第三槽孔内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上设有第二螺杆(18),所述第二螺杆(18)的顶部穿过壳体(2),所述第一槽孔顶端内壁焊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底端固定有第三齿轮(4),所述第一螺杆(5)上螺纹套接有第一活动环(7),所述第一活动环(7)的外圈焊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底端粘接有橡胶片(8),所述第二槽孔内焊接有滑杆(19),所述滑杆(19)上滑动连接有固定块(6),两个所述固定块(6)相靠近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铰接有支杆(13),两个所述支杆(13)相靠近一端铰接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的背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活动环(15),所述第二活动环(15)的内圈通过螺纹套接于第二螺杆(18),所述第一电机(16)的底端固定有钻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亚山
申请(专利权)人:马亚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