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打孔漏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564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该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夹紧打孔模块、驱动模块、机械手,以及油箱、回收箱;夹紧打孔模块用于在第一工作位将目标件夹紧并进行打孔;机械手用于通过驱动模块将打孔后的目标件由第一工作位移动至第二工作位,在所述第二工作位对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进行翻转以向所述油箱漏油,以及通过驱动模块将漏油后的目标件回收至回收箱内。通过自动打孔漏油系统的各个部件的配合协作,提高了对目标件打孔漏油的自动化程度,既提高了对目标件打孔漏油的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可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80%,也可避免操作人员在搬运目标件的过程中由于搬运不平稳而造成目标件漏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打孔漏油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弃电器回收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打孔漏油系统。
技术介绍
按照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处理作业及生产管理指南(2015版)》的要求,设置有压缩机的冰箱或空调等电器产品拆解时,压缩机必须要进行打孔以对压缩机进行漏油处理。目前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压缩机进行打孔漏油,具体为:操作人员用电钻或台钻进行人工打孔,打孔后操作人员对压缩机内的油液进行倾倒。然而这种打孔漏油的方式自动化程度低,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且存有安全隐患,而且在搬运压缩机的过程中漏油,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该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可以达到能够提高对目标件打孔漏油的自动化程度的效果,不仅减小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也可以避免压缩机在搬运过程漏油。一种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夹紧打孔模块、驱动模块、机械手,以及油箱、回收箱;所述夹紧打孔模块用于在第一工作位将目标件夹紧并进行打孔;所述机械手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将打孔后的目标件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移动至第二工作位,在所述第二工作位对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进行翻转以向所述油箱漏油,以及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将漏油后的目标件回收至所述回收箱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目标件输送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的传送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模块的传送带上设置有N个目标件安装槽,所述目标件安装槽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限位凸起,多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配合构成所述目标件安装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传送至第三工作位,所述第三工作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与所述第二工作位之间;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机械手将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由所述第三工作位移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用于待所述目标件完成打孔之后检测所述夹紧打孔模块是否复位,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当所述夹紧打孔模块复位时,使所述传送模块运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五传感器;所述第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是否运输至所述第三工作位,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当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被运输至所述第三工作位时,使所述传送模块停运并使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机械手移动至所述第三工作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打孔模块包括:夹紧单元和打孔单元;所述夹紧单元包括:第一夹紧件以及相对分布的第二夹紧件、第三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夹紧所述目标件,所述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三夹紧件在水平方向上配合夹紧所述目标件;所述打孔单元用于在水平单元上对所述目标件打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件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并将检测结果输送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件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将使所述夹紧单元将所述目标件夹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件是否被夹紧,并将检测结果输送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件被夹紧时,使所述打孔单元对所述目标件打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件是否被所述打孔单元打穿,并将检测结果输送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件被打穿时使所述夹紧单元、所述打孔单元复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紧件、所述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三夹紧件均包括:夹具以及用于推拉所述夹具的气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紧件和所述第三夹紧件的夹具中靠近所述第一工作位的壁上均沿周向均匀设置有N个压紧凸起,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孔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夹紧件的夹具上的第一电钻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夹紧件的夹具上的第二电钻,所述第一电钻用于在所述目标件上打漏油孔,所述第二电钻用于在所述目标件上打吹气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吹气模块,所述吹气模块用于在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漏油时通过所述吹气孔向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吹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气模块包括:用于提供起源的空压机以及与所述空压机的输出口连通的气管;所述气管的输出端安装在所述机械手上,且当所述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气管的输出端口指向所述吹气孔。上述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夹紧打孔模块在第一工作位将目标件夹紧并进行打孔,机械手将打孔后的目标件由第一工作位移动至第二工作位并进行翻转,使得打孔后的目标件向油箱漏油,待漏油结束之后机械手再将漏油后的目标件回收至回收箱内,可见,通过自动打孔漏油系统的各个部件的配合协作,提高了对目标件打孔漏油的自动化程度,既提高了对目标件打孔漏油的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可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80%,也可避免操作人员在搬运目标件的过程中由于搬运不平稳而造成目标件漏油,从而可防止对资源造成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夹紧打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在图3的A、B方向的侧视图。其中,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00-主控模块;200-传送模块;210-传送带;210a-目标件安装槽;211-限位凸起;300-夹紧打孔模块;300a-气缸;300b-夹具;300c-压紧凸起;310-第一夹紧件;320-第二夹持件;330-第三夹持件;340-第一电钻;350-第二电钻;400-驱动模块;500-机械手;600-油箱;700-回收箱;800-机架;M-目标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夹紧打孔模块、驱动模块、机械手,以及油箱、回收箱;/n所述夹紧打孔模块用于在第一工作位将目标件夹紧并进行打孔;/n所述机械手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将打孔后的目标件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移动至第二工作位,在所述第二工作位对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进行翻转以向所述油箱漏油,以及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将漏油后的目标件回收至所述回收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夹紧打孔模块、驱动模块、机械手,以及油箱、回收箱;
所述夹紧打孔模块用于在第一工作位将目标件夹紧并进行打孔;
所述机械手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将打孔后的目标件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移动至第二工作位,在所述第二工作位对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进行翻转以向所述油箱漏油,以及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将漏油后的目标件回收至所述回收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目标件输送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的传送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模块的传送带上设置有N个目标件安装槽,所述目标件安装槽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限位凸起,多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配合构成所述目标件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传送至第三工作位,所述第三工作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与所述第二工作位之间;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机械手将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由所述第三工作位移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第四传感器;
所述第四传感器用于待所述目标件完成打孔之后检测所述夹紧打孔模块是否复位,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当所述夹紧打孔模块复位时,使所述传送模块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五传感器;
所述第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是否运输至所述第三工作位,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当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被运输至所述第三工作位时,使所述传送模块停运并使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机械手移动至所述第三工作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打孔模块包括:夹紧单元和打孔单元;
所述夹紧单元包括:第一夹紧件以及相对分布的第二夹紧件、第三夹紧件;
所述第一夹紧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孟勇邹超陈龙邓核朱鹏夏吉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