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打孔漏油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弃电器回收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打孔漏油系统。
技术介绍
按照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处理作业及生产管理指南(2015版)》的要求,设置有压缩机的冰箱或空调等电器产品拆解时,压缩机必须要进行打孔以对压缩机进行漏油处理。目前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压缩机进行打孔漏油,具体为:操作人员用电钻或台钻进行人工打孔,打孔后操作人员对压缩机内的油液进行倾倒。然而这种打孔漏油的方式自动化程度低,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且存有安全隐患,而且在搬运压缩机的过程中漏油,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该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可以达到能够提高对目标件打孔漏油的自动化程度的效果,不仅减小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也可以避免压缩机在搬运过程漏油。一种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夹紧打孔模块、驱动模块、机械手,以及油箱、回收箱;所述夹紧打孔模块用于在第一工作位将目标件夹紧并进行打孔;所述机械手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将打孔后的目标件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移动至第二工作位,在所述第二工作位对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进行翻转以向所述油箱漏油,以及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将漏油后的目标件回收至所述回收箱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目标件输送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的传送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夹紧打孔模块、驱动模块、机械手,以及油箱、回收箱;/n所述夹紧打孔模块用于在第一工作位将目标件夹紧并进行打孔;/n所述机械手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将打孔后的目标件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移动至第二工作位,在所述第二工作位对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进行翻转以向所述油箱漏油,以及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将漏油后的目标件回收至所述回收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夹紧打孔模块、驱动模块、机械手,以及油箱、回收箱;
所述夹紧打孔模块用于在第一工作位将目标件夹紧并进行打孔;
所述机械手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将打孔后的目标件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移动至第二工作位,在所述第二工作位对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进行翻转以向所述油箱漏油,以及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将漏油后的目标件回收至所述回收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目标件输送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的传送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模块的传送带上设置有N个目标件安装槽,所述目标件安装槽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限位凸起,多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配合构成所述目标件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传送至第三工作位,所述第三工作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与所述第二工作位之间;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机械手将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由所述第三工作位移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第四传感器;
所述第四传感器用于待所述目标件完成打孔之后检测所述夹紧打孔模块是否复位,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当所述夹紧打孔模块复位时,使所述传送模块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打孔漏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五传感器;
所述第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是否运输至所述第三工作位,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当所述打孔后的目标件被运输至所述第三工作位时,使所述传送模块停运并使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机械手移动至所述第三工作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打孔漏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打孔模块包括:夹紧单元和打孔单元;
所述夹紧单元包括:第一夹紧件以及相对分布的第二夹紧件、第三夹紧件;
所述第一夹紧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孟勇,邹超,陈龙,邓核,朱鹏,夏吉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