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件烧结工艺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设备
,具体为一种陶瓷件烧结工艺及设备。
技术介绍
陶瓷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专利技术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都可以叫做陶瓷,而且可以存放食物的容器,还可以当成装饰物装饰空间。但现有模具制作的陶瓷罐整体光泽性一般,这使得陶瓷罐内部颗粒不够细腻,导致耐腐蚀性不佳,而且防污效果不够好,这样导致人们的使用效果差;而且在加热的过程中,陶瓷在电炉内部是静止不动的,这样导致加热面先进行烧结操作,背面后进行烧结,这样烧结程度有可能不一样,会影响陶瓷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件烧结工艺及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件烧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件烧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研磨;步骤二,原料过筛;步骤三,注浆成型;步骤四,施釉烧制;步骤五,陶瓷冷却;步骤六,检测储存;其特征在于:/n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首先对软质原料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球形研磨器进行研磨,将这些软质原料研磨成粉状,然后挑选适量的硬质原料,然后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然后再通过球形研磨器进行研磨成粉状,然后与软质原料混合在一起;/n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混合原料通过筛选器进行筛选,将不符合要求的原料颗粒进行筛选出,然后对筛选出的原料进行二次研磨,使颗粒直径达到指定要求;/n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向混合的原料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使这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件烧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研磨;步骤二,原料过筛;步骤三,注浆成型;步骤四,施釉烧制;步骤五,陶瓷冷却;步骤六,检测储存;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首先对软质原料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球形研磨器进行研磨,将这些软质原料研磨成粉状,然后挑选适量的硬质原料,然后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然后再通过球形研磨器进行研磨成粉状,然后与软质原料混合在一起;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混合原料通过筛选器进行筛选,将不符合要求的原料颗粒进行筛选出,然后对筛选出的原料进行二次研磨,使颗粒直径达到指定要求;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向混合的原料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使这些原料变为坯料,然后将坯料放进练泥机内进行处理,使坯料内部的气泡挤出,变为真空练泥,然后通过切割将其切割成等长的泥团,然后将坯料倒入石膏模具内部,然后形成适的形状,然后由于多孔性的石膏模具具有吸水性,坯料贴近模壁的一层被模子吸水而形成一均匀的泥层,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当泥层厚度达到所需尺寸时,将多余的膏体倒出,留在模具内的泥层继续脱水,收缩,然后与模具分离,此时将模具取下;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成型的坯体涂抹一层均匀的釉汁,然后将其放到电炉内部,首先进行预热,将电炉内部进行真空处理,然后升温到500-750℃进行预热十分钟,然后通入惰性气体至常压,当陶瓷处于烧成期首先稍缓的上升到烧成温度1600-1700℃,然后在烧成温度为1850℃进行烧至一小时,然后对其进行保温操作;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在烧至结束后,关闭电炉,使烧至成型的陶瓷随炉冷却一小时,方便取出陶瓷;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检测陶瓷表面是否有裂痕及各种检测操作,确保陶瓷的质量,然后对其进行记录在案,然后保存在仓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件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在制取坯体后,检验坯体的表面是否有缝隙,然后将不合格的坯体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件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制作的模具采用的是双层模具,包括模型和型芯。
4.一种陶瓷件烧结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赛魁,曹树龙,唐占银,陈思,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陶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