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物料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11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9
本申请涉及下料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湿物料下料装置,包括储料仓、送料道、送料筒、干燥器、传送带、检测控制器和分切闸刀:储料仓中具有搅拌机构;送料道与储料仓导通连接,且送料道中具有送料机构;送料筒与送料道的一端导通连接,且送料筒的筒体具有致密的毛细通孔,送料筒的内筒壁具有超滤膜;干燥器设置于送料筒的外部,能对送料筒的外筒壁进行干燥除湿;传送带设置于送料筒的一端,用于传送从送料筒输送过来的湿物料;检测控制器与传送带对应设置,能够检测湿物料含水信息,并根据含水信息调控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分切闸刀与传送带对应设置,能够周期间歇地分切传送带上的湿物料。该湿物料下料装置具有能够精确控制下料重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物料下料装置
本申请涉及下料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湿物料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药片的制作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干法压制,另一类是湿法压制。干法压制是指直接将干燥的药粉放入成型模具中直接压制成型,湿法压制是将潮湿糊絮状药粉放入成型模具中压制成型。由于湿法压制药片时所需的压力相对较小、不会产生粉尘污染的优点,也广泛的应用于车间批量生产。为了保证药片的药效,压制成型后药片的重量的不得有较大的偏差,但是由于湿法压制用到湿药粉的粘稠度是介于糊状和絮状之间的糊絮状,现有技术中的湿物料下料装置很难保证将储料仓中的湿药粉等重下料到各个模具。这是因为现有技术中的下料装置主要是通过泵体的抽取或类似缸体挤压的方式进行,而且还都是在出料口设置一个间歇关闭的阀门,通过控制湿药粉的泵压或挤压速度及阀门开闭周期来实现将湿药粉“等重”输送,但是由于湿药粉自身的粘稠度、含水量以及掺杂空气等因素会导致料仓中各个部位湿药粉的密度会有所不同,这样也就导致现有技术中“定速间歇式”的下料装置将湿药粉“等重”输送到各个模具时,实际会使输送到各个模具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物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料仓(1),所述储料仓(1)中设置有搅拌机构(11);/n送料道(2),与所述储料仓(1)导通连接,且所述送料道(2)中设置有送料机构(21);/n送料筒(3),与所述送料道(2)远离所述储料仓(1)的一端导通连接,且所述送料筒(3)的筒体设置有致密的毛细通孔,所述送料筒(3)的内筒壁设置有超滤膜;/n干燥器(4),设置于所述送料筒(3)的外部,用于对所述送料筒(3)的外筒壁进行干燥除湿;/n传送带(5),设置于所述送料筒(3)远离所述送料道(2)的一端,用于传送从所述送料筒(3)输送过来的湿物料;/n检测控制器(6),与所述传送带(5)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物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料仓(1),所述储料仓(1)中设置有搅拌机构(11);
送料道(2),与所述储料仓(1)导通连接,且所述送料道(2)中设置有送料机构(21);
送料筒(3),与所述送料道(2)远离所述储料仓(1)的一端导通连接,且所述送料筒(3)的筒体设置有致密的毛细通孔,所述送料筒(3)的内筒壁设置有超滤膜;
干燥器(4),设置于所述送料筒(3)的外部,用于对所述送料筒(3)的外筒壁进行干燥除湿;
传送带(5),设置于所述送料筒(3)远离所述送料道(2)的一端,用于传送从所述送料筒(3)输送过来的湿物料;
检测控制器(6),与所述传送带(5)对应设置,能够检测所述湿物料含水信息,并根据所述含水信息调控所述传送带(5)的传送速度;
分切闸刀(7),与所述传送带(5)对应设置,能够周期间歇地分切所述传送带(5)上的湿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物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物料下料装置还包括分拣机构(8);
所述分拣机构(8)设置于所述传送带(5)远离所述送料筒(3)的一端;
所述分拣机构(8)用于盛接所述传送带(5)传送过来的湿物料并将重量达标的湿物料输送至下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物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构(8)包括称重辊(81)、出料口(82)和废料斗(83);
所述称重辊(81)的周壁开设有用于盛接湿物料的凹陷部(811),所述出料口(82)、废料斗(83)分别设置所述称重辊(81)的下方两侧;
所述称重辊(81)能够绕自身的轴线正转或反转,以将称重达标的湿物料倾倒于所述出料口(82)或将称重不达标的湿物料倾倒于所述废料斗(8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材新创精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