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真空灌注成型中预埋件外表出现干布问题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88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7
一种解决真空灌注成型中预埋件外表出现干布问题的工艺,涉及真空灌注成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预埋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加工预设数量的导流槽;步骤2,在预埋件上端的导流槽与预埋件下端的导流槽之间加工预设数量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贯通在预埋件上端的导流槽与预埋件下端的导流槽之间;步骤3,在预埋件靠近制品外表面的一侧铺设导流网;步骤4,用纤维编织布将预埋件和导流网全部包裹;步骤5,将包裹好的预埋件和导流网放置到夹心层泡沫相应的位置;这种解决真空灌注成型中预埋件外表出现干布问题的工艺,应用在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真空灌注成型过程中能够避免预埋件处制品外表出现干布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真空灌注成型中预埋件外表出现干布问题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灌注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解决真空灌注成型中预埋件外表出现干布问题的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复合材料方舱很多都采用真空灌注工艺成型。真空灌注是在真空状态下排除纤维增强体中的气体,利用树脂的流动、渗透,实现对纤维及其织物的浸渍,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固化,形成一定树脂/纤维比例的工艺方法。与传统工艺相比,真空辅助成型仅需要一个单面刚性模具(另一侧为柔性的真空袋膜),简化了模具制造工序,节省了成本;该工艺生产出来的制品孔隙率低、性能与热压罐相近;尽管真空灌注成型工艺有诸多优点,但作为一种液体成型技术,在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依然有许多难点需要解决。比如,真空袋漏气、树脂脱泡不干净、小分子挥发等原因会导致制品夹杂气泡;树脂流动过程中产生压力梯度,导致制品厚度或纤维体积含量不均匀;这种从工艺细节以及人员的操作方面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或者避免以上缺陷。但大型机构件一般采用三明治夹心结构,即内外蒙皮,中间放置PVC、PMI等泡沫,由于预埋件面积(一般超过80mm*80mm)较大时导致纤维织物局部渗透率变化以及流道效应等引起制品表面出现干斑、干区等缺陷,导致产品因表面缺陷而无法使用、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真空灌注成型中预埋件外表出现干布问题的工艺,应用在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真空灌注成型过程中能够避免预埋件处制品外表出现干布的现象。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r>一种解决真空灌注成型中预埋件外表出现干布问题的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预埋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加工预设数量的导流槽;步骤2,在预埋件上端的导流槽与预埋件下端的导流槽之间加工预设数量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贯通在预埋件上端的导流槽与预埋件下端的导流槽之间;步骤3,在预埋件靠近制品外表面的一侧铺设导流网;步骤4,用纤维编织布将预埋件和导流网全部包裹;步骤5,将包裹好的预埋件和导流网放置到夹心层泡沫相应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述导流槽在长度方向上完全覆盖预埋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中,预埋件上端的导流槽与预埋件下端的导流槽对称设置,每对相互对称的导流槽之间连通有3个均匀分布的导流孔。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中,步骤2中导流孔直径为3mm。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中,步骤3中的导流网全覆盖预埋件靠近制品外表面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解决真空灌注成型中预埋件外表出现干布问题的工艺,应用在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真空灌注成型过程中能够避免预埋件处制品外表出现干布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流槽与导流孔分布示意图。附图中:1、预埋件,2、导流槽,3、导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解决真空灌注成型中预埋件外表出现干布问题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预埋件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加工预设数量的导流槽2;步骤2,在预埋件1上端的导流槽与预埋件1下端的导流槽之间加工预设数量的导流孔3,所述导流孔3贯通在预埋件上端的导流槽与预埋件下端的导流槽之间;步骤3,在预埋件靠近制品外表面的一侧铺设导流网;步骤4,用纤维编织布将预埋件1和导流网全部包裹;步骤5,将包裹好的预埋件1和导流网放置到夹心层泡沫相应的位置。所述导流槽在长度方向上完全覆盖预埋件1。预埋件上端的导流槽与预埋件下端的导流槽对称设置,每对相互对称的导流槽之间连通有3个均匀分布的导流孔3。导流孔3直径为3mm。步骤3中的导流网全覆盖预埋件靠近制品外表面的一侧。本专利技术从预埋件1自身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改进,进而根本上解决预埋件面积较大时导致纤维织物局部渗透率变化以及流道效应等引起制品表面出现干斑、干区等缺陷的问题。通过大量实践证明,预埋件上钻φ3的通孔可以让树脂很好的从内表面渗透到外表面,而预埋件靠近外蒙皮一侧粘接的导流网可以将渗透过来的树脂快速的导流到整个预埋件,预埋件上下两端的导流槽2更是对树脂的导流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此三种手段的结合能够保证预埋件所在的区域能够在树脂对此区域形成包围之前均匀迅速的被树脂浸渍,进而避免制品表面出现干斑、干区等缺陷。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真空灌注成型中预埋件外表出现干布问题的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在预埋件(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加工预设数量的导流槽(2);/n步骤2,在预埋件(1)上端的导流槽与预埋件(1)下端的导流槽之间加工预设数量的导流孔(3),所述导流孔(3)贯通在预埋件上端的导流槽与预埋件下端的导流槽之间;/n步骤3,在预埋件(1)靠近制品外表面的一侧铺设导流网;/n步骤4,用纤维编织布将预埋件(1)和导流网全部包裹;/n步骤5,将包裹好的预埋件(1)和导流网放置到夹心层泡沫相应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真空灌注成型中预埋件外表出现干布问题的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预埋件(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加工预设数量的导流槽(2);
步骤2,在预埋件(1)上端的导流槽与预埋件(1)下端的导流槽之间加工预设数量的导流孔(3),所述导流孔(3)贯通在预埋件上端的导流槽与预埋件下端的导流槽之间;
步骤3,在预埋件(1)靠近制品外表面的一侧铺设导流网;
步骤4,用纤维编织布将预埋件(1)和导流网全部包裹;
步骤5,将包裹好的预埋件(1)和导流网放置到夹心层泡沫相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真空灌注成型中预埋件外表出现干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印云席涛张帅孙士虎蒋浦麟蒋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英特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