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防水结构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5856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线防水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导线本体;所述导线本体包含线芯和绝缘外皮,所述导线本体的其中一段或多段上设有进行环切绝缘外皮后裸露线芯的包胶部;所述包胶部上设有包胶防水体,包胶防水体完全包裹包胶部并向两侧的绝缘外皮延伸一段距离;所述包胶防水体通过注塑包裹设置在包胶部外;所述包胶防水体两端超出包胶部端部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通过剥离绝缘外皮的形式,直接进行低压注塑,省去了开模定制插头的成本,同时大大的提高了防水的安全性,有效的阻隔了绝缘外皮与线芯间空隙处空气进入主体部件,大大的提高了导线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线防水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线加工
,尤其涉及到一种导线防水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电子产品与外部对接通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其中运用线束与外部对接的方式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线束防护与线束防水问题也成为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现有技术中采用电子防水空中对接插座的方式进行线束的防水密封,此方案需要针对不同线束进行空中对接插座的公母座开模定制,定制成本高,且防水密封性能依托于插座的适配性,不良率高。另一种采用防水接插件连接线束,在线束末端运用通用防水接插件进行线束的接插密封,此方案在线束与插座的铆接加工过程中存在铆接加工不良,导致线束与接插件衔接处漏气,密封失效的风险,不良率高。随着对防水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对线束的密封性无法进一步的提高,由于线束本身的导体与绝缘外皮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使用和生产气密性检测过程中气体会顺着线束的导体与绝缘外皮间间隙进入到主体部件中,从而导致气密性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防水结构,包括导线本体(1);所述导线本体(1)包含线芯(11)和绝缘外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本体(1)的其中一段或多段上设有进行环切绝缘外皮(12)后裸露线芯(11)的包胶部(13);所述包胶部(13)上设有包胶防水体(2),包胶防水体(2)完全包裹包胶部(13)并向两侧的绝缘外皮(12)延伸一段距离;所述包胶防水体(2)通过注塑包裹设置在包胶部(13)外;所述包胶防水体(2)两端超出包胶部(13)端部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防水结构,包括导线本体(1);所述导线本体(1)包含线芯(11)和绝缘外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本体(1)的其中一段或多段上设有进行环切绝缘外皮(12)后裸露线芯(11)的包胶部(13);所述包胶部(13)上设有包胶防水体(2),包胶防水体(2)完全包裹包胶部(13)并向两侧的绝缘外皮(12)延伸一段距离;所述包胶防水体(2)通过注塑包裹设置在包胶部(13)外;所述包胶防水体(2)两端超出包胶部(13)端部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防水体(2)通过低压注塑模具进行低压注塑包裹设置在包胶部(13)外;所述低压注塑模具包括相互卡合设置的上模(31)与下模(32);所述上模(31)与下模(32)之间设有容纳包胶防水体(2)的容置空间(33);所述上模(31)中心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东甫刘斌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