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管线至氨水槽的吸收塔
本技术涉及吸收塔
,尤其涉及一种增加管线至氨水槽的吸收塔。
技术介绍
进入7bar吸收塔的气量,受原料气二氧化碳气体纯度和防腐空气量的影响,当装置负荷大于105%时,7bar吸收塔的工况会因高压圈排放的尾气流量变化而变化,不定期的出现液泛现象,影响7bar吸收塔的稳定运行,通过分析得出7bar吸收塔中NH3和CO2含量较高,偏离设计值,因此降低7bar吸收塔内循环吸收液组分的浓度,减少液相中氨的逸出量,成为入手点,降低洗涤浓度,增加洗涤量即可,但同时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送至低压系统的溶液浓度降低,返回高压圈的水含量增加,高压圈转化率下降,影响整过装置的生产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增加管线至氨水槽的吸收塔,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增加管线至氨水槽的吸收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加管线至氨水槽的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和氨水槽,所述吸收塔上设有放空管、冷凝液管,稀氨水管和第一循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管线至氨水槽的吸收塔,包括吸收塔(1)和氨水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上设有放空管(2)、冷凝液管(3),稀氨水管(4)和第一循环管(5),所述第一循环管(5)远离吸收塔(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循环座(6),循环座(6)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循环管的一端,第二循环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循环泵(7),循环泵(7)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循环管的一端,第三循环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吸收塔(1)上,所述第一循环管(5)上固定安装有低压系统管(8),低压系统管(8)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管(9)的一端,连接管(9)的另一端延伸至氨水槽(11)内,连接管(9)上固定安装有支管(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管线至氨水槽的吸收塔,包括吸收塔(1)和氨水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上设有放空管(2)、冷凝液管(3),稀氨水管(4)和第一循环管(5),所述第一循环管(5)远离吸收塔(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循环座(6),循环座(6)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循环管的一端,第二循环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循环泵(7),循环泵(7)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循环管的一端,第三循环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吸收塔(1)上,所述第一循环管(5)上固定安装有低压系统管(8),低压系统管(8)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管(9)的一端,连接管(9)的另一端延伸至氨水槽(11)内,连接管(9)上固定安装有支管(10),所述氨水槽(11)的顶部焊接有两个固定座(12),两个固定座(12)的顶部均开设有电机槽,两个电机槽内均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13),两个正反转电机(13)的输出轴上均焊接有第一齿轮(14),两个固定座(12)上均螺纹安装有螺杆(16),两个螺杆(16)上均螺纹安装有第二齿轮(17),第二齿轮(17)与对应的第一齿轮(14)啮合,两个螺杆(16)的底端均焊接有固定板(18),两个固定板(18)上均转动安装有清洗辊(19),清洗辊(19)与氨水槽(11)的内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管线至氨水槽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管(2)、冷凝液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毕晋峰,徐洋,王元良,骆科富,王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