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陶瓷烘房综合节能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83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陶瓷烘房综合节能技术,属于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烘房本体和处理壳,所述烘房本体的右侧面通过排风风道与处理壳的左侧面连通,排风风道的右端与热泵干燥机的进气口连通,热泵干燥机的排气口连通有排湿风道,排湿风道的另一端贯穿处理壳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处理壳后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轴流风机、冷凝器和换热器,轴流风机工作时可以加快空气流动速度,并将空气大量输送至换热器内,换热器对空气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并释放到冷凝器中,通过设置热泵干燥机和排湿风道,热泵干燥机可以收集排出的冷风,蒸发冷发中的水汽,让水汽通过排湿风道排出,同时热泵干燥机将热量传递给换热器内,因此余热可以被收集并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陶瓷烘房综合节能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生产
,尤其涉及智能陶瓷烘房综合节能技术。
技术介绍
陶瓷生产需要对石膏模具和湿坯进行烘干,而烘干离不开烘房。传统烘房构筑材料主要是砖墙、硅钙板或高铝纤维,烘房整体保温性能差。烘房热源主要依靠窑炉余热或燃烧热风炉、红外线灶等提供。烘房加热温度不受控,热风循环效果差,温度分布不均匀,经常出现因烘房温度过高,导致石膏模具受损甚至报废现象。排湿主要依靠排风扇和轴流风机直接将烘房湿热空气排出室外,每次排湿烘房降温超过20℃。升温、排湿不受控导致烘房热能利用效率不到40%,浪费燃料大,直接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同时现有烘房的深度较深,石膏模具需要放置在烘房内部进行烘干,而烘干完成后工人将手伸入烘房深处取料时容易被灼伤,同时现有烘干体积适中但是不便转移,如果需要转移烘房需要使用吊机进行转移,小距离转移使用吊机极大的提高了成本,同时烘房的进风风道裸露在外侧且没有保护措施,因此进风风道容易受到外界因素而产生破裂或松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烘房温度湿度分布不均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陶瓷烘房综合节能技术,包括烘房本体(1)和处理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房本体(1)的右侧面通过排风风道(6)与处理壳(2)的左侧面连通,排风风道(6)的右端与热泵干燥机的进气口连通,热泵干燥机的排气口连通有排湿风道(11),排湿风道(11)的另一端贯穿处理壳(2)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处理壳(2)后侧,且排湿风道(11)的另一端位于沉淀池(28)上方,沉淀池(28)位于烘房本体(1)后侧,所述处理壳(2)的右侧面卡接有轴流风机(3),轴流风机(3)的左侧面通过第一风管(4)与换热器(5)的右侧面连通,换热器(5)的和热泵干燥机均设置在处理壳(2)内,换热器(5)的上表面连通有第二风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陶瓷烘房综合节能技术,包括烘房本体(1)和处理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房本体(1)的右侧面通过排风风道(6)与处理壳(2)的左侧面连通,排风风道(6)的右端与热泵干燥机的进气口连通,热泵干燥机的排气口连通有排湿风道(11),排湿风道(11)的另一端贯穿处理壳(2)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处理壳(2)后侧,且排湿风道(11)的另一端位于沉淀池(28)上方,沉淀池(28)位于烘房本体(1)后侧,所述处理壳(2)的右侧面卡接有轴流风机(3),轴流风机(3)的左侧面通过第一风管(4)与换热器(5)的右侧面连通,换热器(5)的和热泵干燥机均设置在处理壳(2)内,换热器(5)的上表面连通有第二风管(7),第二风管(7)的另一端设置在冷凝器(8)内,冷凝器(8)的上设置有进风风机(9),进风风机(9)设置在进风风道(10)的一端,进风风道(10)的另一端贯穿处理壳(2)的上表面和烘房本体(1)的右侧面并延伸至烘房本体(1)内,进风风道(10)的外表面与窑炉风管(36)的一端连通,所述烘房本体(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14),U形板(14)内设置有多个放置机构(15),U形板(14)的下表面镶嵌有第二网板(13),多个放置机构(15)的正面均与侧板(1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侧板(16)的背面与顶动机构(17)的一端固定连接,顶动机构(17)的顶端位于烘房本体(1)的上侧,顶动机构(17)的下表面与固定绳(33)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绳(33)的另一端缠绕在绳盘(34)的外表面,绳盘(34)卡接在第五转轴(19)的外表面,第五转轴(19)套设在第二固定板(32)右侧面卡接的第五轴承内,第二固定板(32)固定连接在顶板(171)的上表面,第五转轴(19)的右端与电机(1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18)固定连接在烘房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烘房本体(1)内壁的左侧面设置有湿度传感器(21)和温度传感器(12),烘房本体(1)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烘房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房门(30),房门(30)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器(29),所述进风风道(10)的外表面贴合有第一防护板(26)和第二防护板(27),第一防护板(26)固定连接在烘房本体(1)的右侧面,第二防护板(27)固定连接在防护机构(35)的上表面,防护机构(35)位于烘房本体(1)和处理壳(2)之间,所述烘房本体(1)和处理壳(2)均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底板上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车轮(25),每前后两个车轮(25)轴之间通过固定轴(31)固定连接,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锁止机构(24),锁止机构(2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套设在第一固定板(23)一侧面卡接的第一轴承内,第一固定板(23)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下表面,第二转轴(22)的左端与调节机构(20)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机构(20)设置在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陶瓷烘房综合节能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动机构(17)包括卡接在烘房本体(1)上表面的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内套设有第一滑杆(173),第一滑杆(173)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172),弹簧(172)的两端分别与顶板(171)的下表面和第一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板(171)的下表面与固定绳(33)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陶瓷烘房综合节能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17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片(174),底片(174)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两个第一固定片之间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强刘若平肖俊彦谢建军陈建陵肖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银和瓷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