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装自动线柔性上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装自动线柔性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料车上料口在自动化焊装车间的应用十分普遍,为实现机器人能够从料车自动取件,常采用精定位料车及精定位上料口的形式,通过保证精定位料车自身精度及其在料口的定位精度满足机器人固定轨迹取件的需要。这种上料形式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缺陷:1.车型柔性较差,为确保实现料车的精确定位,料车和料口需要有相配合的精定位机构,料车的尺寸大小等被限制,因此柔性有限;2.料车的制造和调试难度大,为保证生产持续进行,需要交替使用多个料车,这些料车的一致性要求较高,增加了制造和调试的难度;3.操作不变,为确保料车长期使用不出现变形,料车的框架设计需要较高的强度,造成料车质量增加,推动时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焊装自动线柔性上料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机器视觉引导机器人在料口料车取件的形式。料车推入料口后仅需要简单定位,就能够满足机器人取件的要求。因为不需要机械精确定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装自动线柔性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料车(1-1)、料车导向装置(1-2)、料车定位装置(1-3)、零件识别装置(1-4)、第一视觉相机(1-5)、第二视觉相机(1-6)和支架(1-7);所述料车导向装置(1-2)固定在料车(1-1)的下端;所述料车定位装置(1-3)固定在料车(1-1)的一端、料车导向装置(1-2)的后端;所述料车(1-1)的一侧固定有零件识别装置(1-4);所述第一视觉相机(1-5)和第二视觉相机(1-6)通过支架(1-7)固定在料口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装自动线柔性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料车(1-1)、料车导向装置(1-2)、料车定位装置(1-3)、零件识别装置(1-4)、第一视觉相机(1-5)、第二视觉相机(1-6)和支架(1-7);所述料车导向装置(1-2)固定在料车(1-1)的下端;所述料车定位装置(1-3)固定在料车(1-1)的一端、料车导向装置(1-2)的后端;所述料车(1-1)的一侧固定有零件识别装置(1-4);所述第一视觉相机(1-5)和第二视觉相机(1-6)通过支架(1-7)固定在料口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装自动线柔性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车(1-1)包括料车框架(2-1)、第一导向轮(2-2)、第二导向轮(2-3)和限位块(2-4);所述料车框架(2-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导向轮(2-2)和第二导向轮(2-3);所述料车(1-1)底部最前端固定有限位块(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装自动线柔性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2-2)和第二导向轮(2-3)沿料车行驶方向分布,其轴线垂直于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装自动线柔性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车定位装置(1-3)包括基架(3-1)、第一导轨(3-2)、第二导轨(3-3)、缓冲器(3-4)、检测开关(3-5)、定位块(3-6)、夹紧气缸(3-7)和夹紧块(3-8);所述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龙,刘久月,魏国兴,陈志毅,李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