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通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62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通气管,包括牙垫部和稳固排绷带结构,所述牙垫部的一端固定有和牙垫部内部连通咽弯曲部,另一端固定有和牙垫部内部连通的翼缘,所述稳固排绷带结构包括过绷带块、穿孔、弹簧、凹槽、活动块和抵板,所述翼缘的表面贯通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穿孔,且穿孔的内部可插入有过绷带块,所述翼缘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的稳固排绷带结构,实现过绷带块的安装,利用过绷带块使得绷带穿过更便利,从而更好的将组合式耳鼻喉科用通气管固定在患者上;通过设计的固定机构,实现插管导头的稳固安装,也便于插管导头损坏时,取下进行更换,实现了插管导头和牙垫部的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通气管
本技术属于耳鼻喉科用通气管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通气管。
技术介绍
口咽通气管又称简易人工气道,是将后坠的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易插入,使用方便且迅速。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形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颚相似。传统的固定方法: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此种方式下易脱落,产生不适感;在口咽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用绷带穿过这两个小孔,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定,此种方式下,实现绷带的快速从小孔穿过方面存在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通气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固定方法: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此种方式下易脱落,产生不适感;在口咽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用绷带穿过这两个小孔,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定,此种方式下,实现绷带的快速从小孔穿过方面存在着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通气管,包括牙垫部和稳固排绷带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通气管,包括牙垫部(2)和稳固排绷带结构,所述牙垫部(2)的一端固定有和牙垫部(2)内部连通咽弯曲部(1),另一端固定有和牙垫部(2)内部连通的翼缘(5),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排绷带结构包括过绷带块(3)、穿孔(6)、弹簧(7)、凹槽(8)、活动块(9)和抵板(10),所述翼缘(5)的表面贯通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穿孔(6),且穿孔(6)的内部可插入有过绷带块(3),所述翼缘(5)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凹槽(8),所述活动块(9)的一端嵌入凹槽(8),另一端伸出凹槽(8),并连接有可与过绷带块(3)相抵的抵板(10),所述弹簧(7)的一端和活动块(9)的嵌入端端面连接,另一端和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通气管,包括牙垫部(2)和稳固排绷带结构,所述牙垫部(2)的一端固定有和牙垫部(2)内部连通咽弯曲部(1),另一端固定有和牙垫部(2)内部连通的翼缘(5),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排绷带结构包括过绷带块(3)、穿孔(6)、弹簧(7)、凹槽(8)、活动块(9)和抵板(10),所述翼缘(5)的表面贯通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穿孔(6),且穿孔(6)的内部可插入有过绷带块(3),所述翼缘(5)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凹槽(8),所述活动块(9)的一端嵌入凹槽(8),另一端伸出凹槽(8),并连接有可与过绷带块(3)相抵的抵板(10),所述弹簧(7)的一端和活动块(9)的嵌入端端面连接,另一端和凹槽(8)的槽底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板(10)的截面为直角梯形,且抵板(10)的倾斜侧边和过绷带块(3)的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世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喜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