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有电磁线圈的磁阻传感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56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附有电磁线圈的磁铁.阻抗.传感器元件,其特征为,沿某方向进行延伸的由延伸沟(11)所形成的电极配线基板(1)和,该电极配线基板(1)内沿延伸沟(11)内配置的呈螺旋状的线圈下方(31)和与该线圈下方的各上端相接续的线圈上方(32)来形成的电磁线圈(3)和,上述电极配线基板(1)的上述延伸沟(11)内插置的绝缘体(4)和,该绝缘体(4)内插设的,可通高频或脉冲电流的感应磁体(2)来构成的,当施加高频或脉冲电流时输出上述电磁线圈上所产生的对应外部磁场强度的电压的附有电磁线圈的磁铁.阻抗.传感器元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磁性传感器而使用在电磁线圈上的磁铁·阻抗·传感器元件(以下称为MI元件),以及对它进行小型化、高灵敏度化,还有其在汽车领域被广泛利用的可能性。
技术介绍
图3显示了原有MI元件(特开2000-81471号、2001-296127号)的构造。MI元件,其中心部将非結晶合金磁性线来组成的感应磁体固定在电极板上,此电极板的周围缠绕着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直径范围为1mm至5mm。而MI元件的大小一般为,宽3mm、高2mm、长4mm等。上述原有的MI元件,作为磁性传感器使用时,能达到一定程度的高灵敏度、小型化、低耗电,但是,作为高性能磁性传感器的小型化来说还存在不太充分的问题。现在,在本领域中使用这种MI元件的高性能磁性传感器(以下称为MI元件)时要求更加小型化。而原有的MI元件,因为电磁线圈是从外侧绕电极板的构造,造成尺寸较大。为此,需要更进一步对MI元件进行小型化。专利技术启示本专利技术者,针对MI元件的小型化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将本专利技术的技術着眼点定在将电磁线圈配置在沿某方向进行延伸的由延伸沟所形成的电极配线板内。既在该电极配线基板内的上述延伸沟内配置线圈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有电磁线圈的磁铁.阻抗.传感器元件,其特征在于,    由沿某方向進行延伸的延伸沟所形成的电极配线基板和;    该电极配线基板内的上述延伸沟内配置的为螺旋状的线圈和与该线圈的各上端相接续的另一线圈来构成的电磁线圈和;    上述电极配线基板的上述延伸沟内插置的绝缘体和,在该绝缘体内插设的,加通有高频或脉冲电流的感磁体来构成的,当施加高频或脉冲电流时,该感磁体会输出上述电磁线圈上所产生的对应外部磁场强度的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藏义信山本道治森正树幸谷吉晃
申请(专利权)人:爱知制钢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