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洪涛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用肢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529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用肢体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一种急诊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床板,床板的表面设置有气袋,气袋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底端设置有卡块,床板的中部设置有与连接柱相匹配的凹槽,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传动架呈椭圆形结构,传动架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活塞与外壳的内壁滑动连接,外壳内壁的中部设置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壳上的转盘可以使得气体进入气袋中,通过将气袋覆盖在患者的肢体上,气袋会贴合在患者的肢体表面,不仅实现了固定的目的,且气袋中的气体可以使得气袋在贴合肢体时,两者的接触面积更大,提高了患者固定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用肢体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用肢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急诊指医院的急诊科。分为紧急救治和抢救。它的存在保证了我们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病人病情评估结果分为四级:一级是濒危病人,二级是危重病人,三级是急症病人,四级是非急症病人。现有的急诊科在进行医护工作时,有时需要紧急运送急诊人员,将需要急诊救助的患者直接放在担架上并不安全,患者有时会在急诊车上颠簸,且在急诊运输过程中,具有掉落的风险,这增大了医护人员的运输困难,亟需一种对患者进行固定的装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急诊用肢体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急诊科在运输病患过程中,患者具有从担架上摔落风险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急诊用肢体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表面设置有气袋,所述气袋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床板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表面设置有气袋(2),所述气袋(2)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底端设置有卡块(4),所述床板(1)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3)相匹配的凹槽(5),所述凹槽(5)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卡块(4)相匹配的卡槽(6),所述床板(1)的两边侧均设置有连接杆(7),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7)上设置有外壳(8),所述外壳(8)上设置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内侧连接有传动架(10),所述传动架(10)呈椭圆形结构,所述传动架(10)的一侧设置有活塞(11),所述活塞(11)与所述外壳(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壳(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表面设置有气袋(2),所述气袋(2)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底端设置有卡块(4),所述床板(1)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3)相匹配的凹槽(5),所述凹槽(5)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卡块(4)相匹配的卡槽(6),所述床板(1)的两边侧均设置有连接杆(7),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7)上设置有外壳(8),所述外壳(8)上设置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内侧连接有传动架(10),所述传动架(10)呈椭圆形结构,所述传动架(10)的一侧设置有活塞(11),所述活塞(11)与所述外壳(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壳(8)内壁的中部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14),所述挡板(13)一侧的外壳(8)内壁上设置有通孔(12),所述挡板(13)另一侧的外壳(8)的内壁表面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杨洪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