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俊凯专利>正文

一种磁共振专用简易转运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526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共振专用简易转运担架,包括架框、主铲板以及布带,所述主铲板固定套装在所述加框上,所述布带设置在所述架框相对两端,所述架框上表面设置有提拉结构,所述矩形块连接在所述架框相对两端,所述豁槽开在所述矩形块一端,所述弹簧A两端分别顶在所述长板与所述空腔相对表面,所述竖直管连接在所述架框上表面,所述门型把手活动套装在所述竖直管内,所述过孔分别开在所述竖直管与所述门型把手上,所述插管活动套装在所述过孔内,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插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解决了医护人员在搬抬过程中较为费力,避免了担架不稳而导致将病人滑落地面,并且转运后不需要搬抬,避免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共振专用简易转运担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担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磁共振专用简易转运担架。
技术介绍
目前磁共振临床应用非常普及,县区级医院几乎都具有1.5T以上高场强磁共振机,磁共振检查在临床疾病诊断过程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及技术进步,磁共振检查的患者情况更加复杂、数量迅速增多,特别是急危重患者需要快速转运。目前急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必须要用担架及平车,而磁共振扫描房间是绝对禁止带有铁磁性物质的普通担架及平车进入的,所以已经有磁共振专用担架及平车,但是患者还是要通过搬抬才能被放置在磁共振扫描床上进行检查,在搬抬过程中极易造成二次损伤,目前应对现有问题常常都是使用铲式担架来解决上述问题,但现有的铲式担架大多都是通过四人在担架四角处进行搬抬,由于医护人员身高大多不一致,导致在搬抬的过程中身高较矮的医护人员需要手臂向上用力,或者身高较高的医护人员弯腰来保证担架的平衡,这样会导致医护人员在搬运过程中较为费力,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的铲式担架大多都是通过四人在担架四角处进行搬抬,由于医护人员身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共振专用简易转运担架,包括架框(1)、主铲板(2)以及布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铲板(2)固定套装在所述架框上,所述布带(3)设置在所述架框(1)相对两端,所述架框(1)之间设置有锁扣结构,所述架框(1)上表面设置有提拉结构;/n所述锁扣结构,主要包括矩形块(4)、豁槽(5)、空腔(6)、豁口(7)、插块(8)、齿槽(9)、长板(10)、齿牙(11)以及弹簧A(12);/n所述矩形块(4)连接在所述架框(1)相对两端,所述豁槽(5)开在所述矩形块(4)一端,所述空腔(6)开在所述矩形块(4)内部,所述豁口(7)开在所述矩形块(4)上端,所述插块(8)连接在另一所述架框(1)相对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共振专用简易转运担架,包括架框(1)、主铲板(2)以及布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铲板(2)固定套装在所述架框上,所述布带(3)设置在所述架框(1)相对两端,所述架框(1)之间设置有锁扣结构,所述架框(1)上表面设置有提拉结构;
所述锁扣结构,主要包括矩形块(4)、豁槽(5)、空腔(6)、豁口(7)、插块(8)、齿槽(9)、长板(10)、齿牙(11)以及弹簧A(12);
所述矩形块(4)连接在所述架框(1)相对两端,所述豁槽(5)开在所述矩形块(4)一端,所述空腔(6)开在所述矩形块(4)内部,所述豁口(7)开在所述矩形块(4)上端,所述插块(8)连接在另一所述架框(1)相对两端,所述齿槽(9)开在所述插块(8)上表面,所述长板(10)销轴连接在所述豁口(7)内,所述齿牙(11)连接在所述长板(10)下表面一端,所述弹簧A(12)两端分别顶在所述长板(10)与所述空腔(6)相对表面;
所述提拉结构,主要包括:竖直管(13)、门型把手(14)、过孔(15)、插管(16)以及固定部;
所述竖直管(13)连接在所述架框(1)上表面,所述门型把手(14)活动套装在所述竖直管(13)内,所述过孔(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凯赵月梅周天依
申请(专利权)人:王俊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