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工程雾化装置,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顶端前后两侧沿左右方向间隙开设有螺孔,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滑轨的内腔前后两侧插接,且滑块的底端延伸出滑轨的底端,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与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喷嘴,两个所述喷嘴沿上下方向于壳体的底端左右两侧螺接,药道,所述药道沿左右方向开设于壳体的内腔底端,且喷嘴延伸进药道的内腔,药罐,所述药罐位于壳体的右侧并沿上下方向通过连接座螺接,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壳体的顶端。该环境工程雾化装置,减小了装置的体积,使喷雾量稳定,便于使用,更适用人流密集和空间相对较小的工作场所,便于对降尘范围进行精确掌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工程雾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具体为一种环境工程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在生活中,办公楼、大厅、医院等这些场所由于人流的进出易产生扬尘和病菌,这些场所对空气质量有着严格要求,这些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现降尘装置体积过大,喷雾量高,不适用人流密集和空间相对较小的工作场所,对于使用不便,另外,难以对降尘范围精确掌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工程雾化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适用人流较多和空间较小的场所和难以对降尘范围精确掌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工程雾化装置,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顶端前后两侧沿左右方向间隙开设有螺孔,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滑轨的内腔前后两侧插接,且滑块的底端延伸出滑轨的底端,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与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喷嘴,两个所述喷嘴沿上下方向于壳体的底端左右两侧螺接,药道,所述药道沿左右方向开设于壳体的内腔底端,且喷嘴延伸进药道的内腔,药罐,所述药罐位于壳体的右侧并沿上下方向通过连接座螺接,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壳体的顶端,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设置于壳体的内腔。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沿左右方向与壳体的顶端右侧螺钉连接,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外壁键连接,转轴,所述转轴沿上下方向与壳体的顶端右侧通过轴承连接,且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壳体的顶端和内腔,第二锥形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分别与转轴的外壁上下两端键连接,蜗杆,所述蜗杆位于两个滑块的中间位置并沿左右方向与壳体的顶端通过连接座轴承连接,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蜗杆的外壁右端键连接,且第三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蜗轮,两个所述蜗轮均位于两个滑块之间,两个所述蜗轮分别位于两个滑块内侧的左右两端,且蜗轮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通过销轴连接。优选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沿前后方向与壳体的内腔底端左侧螺钉连接,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键连接,气缸,所述气缸沿左右方向与壳体的内腔底端中间位置螺钉连接,且气缸的右侧设置有进气阀,活塞,所述活塞与气缸的内腔左侧插接,连杆,所述连杆的外壁左右两端分别与偏心轮和活塞的左侧通过销轴连接,稳压罐,所述稳压罐沿前后方向与壳体的底端右侧螺钉连接,所述稳压罐的前侧与药道的内腔相通,且稳压罐与气缸通过气管连接。优选的,所述药道的内腔与药罐底端连接的连接座与药道连接的开口位于药道的内腔左侧顶端。优选的,所述滑轨的内腔顶端中间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齿槽,且两个所述蜗轮与齿槽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偏心轮的直径等于活塞右端与气缸内腔右端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境工程雾化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机构中第一电机驱动蜗杆带动蜗轮旋转使滑块沿着滑轨稳定的左右移动,从而可以一边移动一边进行喷洒作业,通过加压机构中第二电机驱动蜗轮推动活塞沿着气缸往复移动增加气压使喷嘴将药液喷出,减小了装置的体积,使喷雾量稳定,适用人流密集和空间相对较小的工作场所,可以对降尘范围进行精确掌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结构主视剖面图;图3为图2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2的B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滑轨,2、滑块,3、壳体,4、喷嘴,5、药道,6、药罐,7、移动机构,8、加压机构,71、第一电机,72、第一锥形齿轮,73、转轴,74、第二锥形齿轮,75、蜗杆,76、第三锥形齿轮,77、蜗轮,81、第二电机,82、偏心轮,83、气缸,84、活塞,85、连杆,86、稳压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工程雾化装置,包括滑轨1、滑块2、壳体3、喷嘴4、药道5、药罐6、移动机构7和加压机构8,滑轨1的顶端前后两侧沿左右方向间隙开设有螺孔,两个滑块2分别与滑轨1的内腔前后两侧插接,且滑块2的底端延伸出滑轨1的底端,通过滑块2使壳体3可沿着滑轨1进行移动,壳体3的顶端与滑块2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喷嘴4沿上下方向于壳体3的底端左右两侧螺接,壳体3的前侧分别设置有通风窗和进气孔,以便于第一电机71、第二电机81散热和气缸83进气,药道5沿左右方向开设于壳体3的内腔底端,且喷嘴4延伸进药道5的内腔,喷嘴4应根据使用环境采用合适型号的市场外常用构件,药罐6位于壳体3的右侧并沿上下方向通过连接座螺接,移动机构7设置于壳体3的顶端,加压机构8设置于壳体3的内腔。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移动机构7包括第一电机71、第一锥形齿轮72转轴73、第二锥形齿轮74、蜗杆75、第三锥形齿轮76和蜗轮77,第一电机71沿左右方向与壳体3的顶端右侧螺钉连接,第一电机71应采用可控制旋转方向的市场外常用构件,第一锥形齿轮72与第一电机71的输出端外壁键连接,转轴73沿上下方向与壳体3的顶端右侧通过轴承连接,且转轴73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壳体3的顶端和内腔,两个第二锥形齿轮74分别与转轴73的外壁上下两端键连接,蜗杆75位于两个滑块2的中间位置并沿左右方向与壳体3的顶端通过连接座轴承连接,第三锥形齿轮76与蜗杆75的外壁右端键连接,且第三锥形齿轮76与第二锥形齿轮74啮合连接,两个蜗轮77均位于两个滑块2之间,两个蜗轮77分别位于两个滑块2内侧的左右两端,且蜗轮7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2通过销轴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加压机构8包括第二电机81、偏心轮82、气缸83、活塞84、连杆85和稳压罐86,第二电机81沿前后方向与壳体3的内腔底端左侧螺钉连接,偏心轮82与第二电机81的输出端键连接,气缸83沿左右方向与壳体3的内腔底端中间位置螺钉连接,且气缸83的右侧设置有进气阀,活塞84与气缸83的内腔左侧插接,连杆85的外壁左右两端分别与偏心轮82和活塞84的左侧通过销轴连接,稳压罐86沿前后方向与壳体3的底端右侧螺钉连接,通过稳压罐86稳定气缸83推进空气的气压,稳压罐86的前侧与药道5的内腔相通,且稳压罐86与气缸83通过气管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药道5的内腔与药罐6底端连接的连接座与药道5连接的开口位于药道5的内腔左侧顶端,保证药道5内腔药液的液位,避免液位过低喷洒不连续。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轨1的内腔顶端中间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工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滑轨(1),所述滑轨(1)的顶端前后两侧沿左右方向间隙开设有螺孔;/n滑块(2),两个所述滑块(2)分别与滑轨(1)的内腔前后两侧插接;/n壳体(3),所述壳体(3)的顶端与滑块(2)的底端固定连接;/n喷嘴(4),两个所述喷嘴(4)沿上下方向于壳体(3)的底端左右两侧螺接;/n药道(5),所述药道(5)沿左右方向开设于壳体(3)的内腔底端;/n药罐(6),所述药罐(6)位于壳体(3)的右侧并沿上下方向通过连接座螺接;/n移动机构(7),所述移动机构(7)设置于壳体(3)的顶端;/n加压机构(8),所述加压机构(8)设置于壳体(3)的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工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轨(1),所述滑轨(1)的顶端前后两侧沿左右方向间隙开设有螺孔;
滑块(2),两个所述滑块(2)分别与滑轨(1)的内腔前后两侧插接;
壳体(3),所述壳体(3)的顶端与滑块(2)的底端固定连接;
喷嘴(4),两个所述喷嘴(4)沿上下方向于壳体(3)的底端左右两侧螺接;
药道(5),所述药道(5)沿左右方向开设于壳体(3)的内腔底端;
药罐(6),所述药罐(6)位于壳体(3)的右侧并沿上下方向通过连接座螺接;
移动机构(7),所述移动机构(7)设置于壳体(3)的顶端;
加压机构(8),所述加压机构(8)设置于壳体(3)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7)包括:
第一电机(71),所述第一电机(71)沿左右方向与壳体(3)的顶端右侧螺钉连接;
第一锥形齿轮(7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72)与第一电机(71)的输出端外壁键连接;
转轴(73),所述转轴(73)沿上下方向与壳体(3)的顶端右侧通过轴承连接,且转轴(73)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壳体(3)的顶端和内腔;
第二锥形齿轮(74),两个所述第二锥形齿轮(74)分别与转轴(73)的外壁上下两端键连接;
蜗杆(75),所述蜗杆(75)位于两个滑块(2)的中间位置并沿左右方向与壳体(3)的顶端通过连接座轴承连接;
第三锥形齿轮(76),所述第三锥形齿轮(76)与蜗杆(75)的外壁右端键连接,且第三锥形齿轮(76)与第二锥形齿轮(74)啮合连接;
蜗轮(7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左立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