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立岩专利>正文

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71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包括:基座、收集机构、吸尘机构、扶手和控制器;收集机构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端,所述收集机构的底端延伸出基座的下表面;吸尘机构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的顶端;扶手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的右侧顶端;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扶手的外壁前侧。该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采用人工清扫方式对杨絮进行集中收集后,放入专业焚烧炉内焚烧,操作较为麻烦,且费时费力的问题,可实现对路面和空中飘浮的杨絮自动收集,进而便于工作人员集中处理,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清扫,减少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项,省时省力,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具体为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Engineering)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由于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现有
内,城市内种植大量杨树在春夏两季开花繁殖产生杨絮,杨絮就四处飞扬,大街上杨絮到处散播会造成环境污染,还能让人呼吸道不畅,目前对杨絮的治理多为人工清扫方式对杨絮进行集中收集后,放入专业焚烧炉内焚烧,操作较为麻烦,且费时费力,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采用人工清扫方式对杨絮进行集中收集后,放入专业焚烧炉内焚烧,操作较为麻烦,且费时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包括:基座;收集机构,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所述收集机构(2)的底端延伸出基座的下表面;吸尘机构,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的顶端;扶手,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的右侧顶端;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扶手的外壁前侧。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机构壳体、输送带、第一皮带轮、步进电机、第二皮带轮和挤压组件;收集机构壳体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端,所述收集机构壳体的底端延伸出基座的下表面,所述扶手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的右侧顶端;输送带沿左右方向通过支架向上倾斜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的内腔底端右侧,所述输送带表面从前至后沿周向间隙设置有挡块;第一皮带轮过盈配合在所述输送带的内部顶端转动轴外壁前侧;步进电机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的内腔底端右前方,所述步进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皮带轮螺钉连接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挤压组件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的内腔底端右侧且位于输送带的右下方,所述挤压组件的底端延伸出收集机构壳体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还包括:安装槽、弧形挡板、转动轴、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安装槽开设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的内腔底端左侧,所述安装槽的内腔上下两侧分别与收集机构壳体的内腔和外壁相贯通;弧形挡板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腔右侧,所述弧形挡板位于输送带的左下方;转动轴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的内腔底端且位于安装槽的前方,所述轴承座内轴承内环与转动轴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座内轴承外环与轴承座固定连接;第三皮带轮键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外壁;第四皮带轮螺钉连接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第二皮带轮的前侧,所述第四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清扫辊、第二齿轮和扁管;第一齿轮螺钉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后侧;清扫辊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的内腔,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清扫辊的外壁过盈配合,且清扫辊的轴承的外环与收集机构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清扫辊(211)的外壁底端贯穿安装槽的内腔并与弧形挡板的内壁相接触;第二齿轮螺钉连接在所述清扫辊的外壁前侧,所述第二齿轮个第一齿轮相啮合;扁管沿前后方向从左至右向下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的内腔顶端且位于清扫辊的上方,所述扁管的底端从前至后间隙螺接有雾化喷头。优选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收集槽箱、滤网板、电动液压缸和挤压板;收集槽箱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的内腔底端右侧且位于输送带的右下方,所述收集槽箱的内腔顶端前后两侧向内侧倾斜设置,所述收集槽箱的内腔底端延伸出收集机构壳体的下表面并与外部相贯通;滤网板可拆卸的固定安装在所述收集槽箱的内腔底端;所述电动液压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液压缸分别由外至内设置在收集槽箱的前后两侧底端,前后两个所述电动液压缸的内侧延伸收集槽箱的内腔,所述电动液压缸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挤压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挤压板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前后两个电动液压缸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机构壳体、转动板、蜗杆、步进电机和蜗轮;吸尘机构壳体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的顶端;转动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吸尘机构壳体的内腔顶端,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转动板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吸尘机构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的顶端延伸出吸尘机构壳体的上表面;蜗杆键连接在所述转动板的底端;步进电机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吸尘机构壳体的内腔底端,所述步进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蜗轮沿前后方向螺钉连接在步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蜗轮和蜗杆相啮合。优选的,所述吸尘机构还包括:支撑架、吸尘装置、转动座、电推杆和固定座;支撑架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吸尘装置沿前后方向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内侧顶端,所述吸尘装置的杂物排出口螺接有伸缩管的一端,且导管的另一端延伸进收集机构壳体的内腔并位于收集槽箱的上方,所述吸尘装置和控制器电性连接;转动座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撑架的前侧;电推杆沿上下方向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转动座的内侧,所述电推杆由内至外向前侧倾斜设置,所述电推杆和控制器电性连接;固定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电推杆的顶端,所述固定座的顶端与吸尘装置的外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基座还包括:外壳、蓄电池、水箱和水泵;外壳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后端右侧;蓄电池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腔底端右侧,所述蓄电池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水箱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腔顶端;水泵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腔底端左侧,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螺接有导管的一端,且导管的另一端延伸进水箱的内腔,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螺接有导管的一端,且导管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外壳和收集机构壳体的内壁并与扁管相螺接,所述水泵和控制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通过步进电机驱动第四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转动,促使第三皮带轮在第四皮带轮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转动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在第一齿轮旋转力的作用下带动清扫辊,以将外部地面堆积的杨絮沿弧形挡板内壁扫入至收集机构壳体内腔,通过水泵将水箱内部清水吸入至自身泵室内进行加压,将加压后的水沿导管泵入至扁管内,并由其雾化喷头扩散喷出形成高压水雾以对清扫辊梳头表面杨絮冲刷在输送带表面,促使第一皮带轮在第二皮带轮旋转力的作用下带动输送带转动,以将混合水的杨絮输送至收集槽箱内,通过吸尘装置内部风机启动以将外部飘浮杨絮吸入至自身收集舱内,电推杆伸长或缩短,促使电推杆以与转动座销轴转动连接处为顶点向上或向下转动,并使吸尘装置以与支撑架销轴转动连接处为顶点向上或向下转动倾斜,以调整吸尘装置俯仰角度,步进电机驱动蜗轮转动,促使蜗杆在蜗轮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转动板驱动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n收集机构(2),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n吸尘机构(3),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2)的顶端;/n扶手(5),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2)的右侧顶端;/n控制器(6),设置在所述扶手(5)的外壁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收集机构(2),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
吸尘机构(3),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2)的顶端;
扶手(5),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2)的右侧顶端;
控制器(6),设置在所述扶手(5)的外壁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2)包括:
收集机构壳体(21),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所述收集机构壳体(21)的底端延伸出基座(1)的下表面,所述扶手(5)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21)的右侧顶端;
输送带(22),沿左右方向通过支架向上倾斜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21)的内腔底端右侧,所述输送带(22)表面从前至后沿周向间隙设置有挡块;
第一皮带轮(23),过盈配合在所述输送带(22)的内部顶端转动轴外壁前侧;
步进电机(24),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21)的内腔底端右前方;
第二皮带轮(25),螺钉连接在所述步进电机(24)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皮带轮(25)和第一皮带轮(2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挤压组件(4),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21)的内腔底端右侧且位于输送带(22)的右下方,所述挤压组件(4)的底端延伸出收集机构壳体(21)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2)还包括:
安装槽(26),开设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21)的内腔底端左侧,所述安装槽(26)的内腔上下两侧分别与收集机构壳体(21)的内腔和外壁相贯通;
弧形挡板(27),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6)的内腔右侧;
转动轴(28),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21)的内腔底端且位于安装槽(26)的前方,所述轴承座内轴承内环与转动轴(28)的外壁过盈配合;
第三皮带轮(29),键连接在所述转动轴(28)的外壁;
第四皮带轮(213),螺钉连接在所述步进电机(24)的输出端且位于第二皮带轮(25)的前侧,所述第四皮带轮(213)和第三皮带轮(29)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2)还包括:
第一齿轮(210),螺钉连接在所述转动轴(28)的后侧;
清扫辊(211),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21)的内腔,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清扫辊(211)的外壁过盈配合,且清扫辊(211)的轴承的外环与收集机构壳体(2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清扫辊(211)的外壁底端贯穿安装槽(26)的内腔并与弧形挡板(27)的内壁相接触;
第二齿轮(212),螺钉连接在所述清扫辊(211)的外壁前侧,所述第二齿轮(212)个第一齿轮(210)相啮合;
扁管(214),沿前后方向从左至右向下设置在所述收集机构壳体(21)的内腔顶端,所述扁管(214)的底端从前至后间隙螺接有雾化喷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用柳絮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4)包括:
收集槽箱(41),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左立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