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弘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生态环保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48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生态环保处理设备,包括垃圾处理装置主体,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顶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导向板,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移动清理板与移动杆,通过移动杆在第一固定框的内部移动,可以使移动清理板在过滤板的表面移动,从而可以将为破碎完成的垃圾刮落在过滤板的两侧,使两组移动清理板分别将过滤板表面的垃圾清理至两侧,可以有效的将未破碎完成的垃圾进行筛分收集,避免垃圾需要进行多次的破碎,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生态环保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生态环保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建筑垃圾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却是在建筑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工程项目建设。当建筑垃圾在产生时,一般通过粉碎后进行生态环保处理,但现有的建筑垃圾在破碎时,由于破碎装置内部结构单一,导致垃圾破碎不完全,需要将破碎完成的垃圾进行多次重复的破碎,从而导致垃圾破碎效率较低,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生态环保处理设备,对木料废屑进行收集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破碎装置内部结构单一,导致垃圾破碎不完全,需要将破碎完成的垃圾进行多次重复的破碎,从而导致垃圾破碎效率较低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生态环保处理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生态环保处理设备,包括垃圾处理装置主体,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顶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导向板,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远离导向板的一顿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表面与移动清理板的表面相抵触,所述移动清理板远离过滤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远离移动清理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导向柱,且第一导向柱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移动杆的表面与带动环的表面相抵触,且带动环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带动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齿轮,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框的内部,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两侧内部设置有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第二弹簧,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两侧内部焊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一端焊接有移动隔板,所述移动隔板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上方设置有破碎辊,且破碎辊通过皮带轮连接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转轴,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底端插设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内部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位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框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位置处套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内部插设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一套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带动杆,所述第一套杆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一侧表面与复位环的表面相抵触,且复位环远离第一套杆的一侧焊接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远离复位环的一端焊接有固定仓,所述固定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杆,且第二套杆的表面通过轴承安装有收卷转轮,所述收卷转轮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杆,所述收卷转轮的表面连接有连接带,且连接带远离收卷转轮的一端连接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的内部插设有第二导向柱,且第二导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隔板,所述集料斗源流连接带的一端表面焊接有第四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底端表面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一固定框底端表面开设的滑槽组成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内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导向柱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移动杆内部开设的圆形通孔的内壁尺寸大小与第一导向柱的表面尺寸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移动杆远离第一固定框内壁的一侧设置有齿牙,所述带动环设置为圆形,且带动环的表面设置半圈齿牙,所述移动杆一侧表面设置的齿牙与带动环表面设置的半圈齿牙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为矩形,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两侧表面开设有滑槽,且垃圾处理装置主体两侧表面开设滑槽与第二连接块组成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滑块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内部开设的滑槽与两组限位滑块组成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带动杆远离第一套杆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固定杆设置为L形结构,所述固定杆远离固定仓内壁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带动杆一端设置的斜面与固定杆一端设置的斜面倾斜角度相同。优选的,所述集料斗设置为矩形,且集料斗的底端内壁设置为斜面,所述集料斗的内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导向柱设置为圆柱形,所述集料斗内部开设的圆形通孔的内壁尺寸大小与第二导向柱表面尺寸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移动清理板与移动杆,通过第一转轴的转动可以带动带动环转动,当带动环在转动时,可以使移动杆在第一固定框的内部移动,当移动杆在移动时,通过第一连接块可以使移动清理板在过滤板的表面移动,从而可以将为破碎完成的垃圾刮落在过滤板的两侧,当带动环表面的齿牙远离移动杆的表面时,通过第一弹簧自身的弹力,可以使移动杆复位,从而可以使两组移动清理板分别将过滤板表面的垃圾清理至两侧,从而可以有效的将未破碎完成的垃圾进行筛分收集,避免垃圾需要进行多次的破碎,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收卷转轮与集料斗,通过第二转轴的转动,可以通过限位滑块带动带动杆转动,当带动杆与从动杆的表面相抵触时,可以使收卷转轮同时转动,当收卷转轮在转动时,可以使连接带缠绕在其表面,从而可以拉动集料斗移动,当集料斗的底端挤压第二连接块时,可以使移动隔板收缩进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内部,从而可以使过滤板两侧为破碎的垃圾滑落在集料斗的内部,并通过带动杆与固定杆的表面相抵触,可以使带动杆远离从动杆的表面,这时通过第四弹簧可以使集料斗复位,从而可以使垃圾通过垃圾处理装置主体顶端两侧开设的通孔落在破碎辊的表面,有效的方便将未破碎的垃圾进行破碎,便于垃圾处理装置主体内部的建筑垃圾可以一次性破碎完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体炸裂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杆与带动环结构立体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清理机构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输送机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收卷转轮与集料斗结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转轴与收卷转轮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输送机构结构立体炸裂示意图;图9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生态环保处理设备,包括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入料口(2),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3),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导向板(41),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41),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远离导向板(41)的一顿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42),且过滤板(42)的表面与移动清理板(43)的表面相抵触,所述移动清理板(43)远离过滤板(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44),且第一连接块(44)远离移动清理板(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45),所述移动杆(45)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导向柱(46),且第一导向柱(46)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47),所述移动杆(45)的表面与带动环(48)的表面相抵触,且带动环(48)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转轴(49),所述第一转轴(49)远离带动环(4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齿轮(410),所述第一转轴(49)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框(411)的内部,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两侧内部设置有阻挡机构(5),所述阻挡机构(5)包括第二弹簧(51),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两侧内部焊接有第二弹簧(51),且第二弹簧(51)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一端焊接有移动隔板(52),所述移动隔板(52)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3),所述第一固定框(411)的上方设置有破碎辊(6),且破碎辊(6)通过皮带轮(7)连接有输送机构(8),所述输送机构(8)包括第二转轴(81),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底端插设有第二转轴(81),且第二转轴(81)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内部的一端连接有电机(818),所述第二转轴(81)的中心位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框(82)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81)的中心位置处套接有第二锥形齿轮(83),所述第二转轴(81)的两端内部插设有限位滑块(84),且限位滑块(84)远离第二转轴(8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套杆(85),所述第一套杆(8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带动杆(86),所述第一套杆(85)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一侧表面与复位环(819)的表面相抵触,且复位环(819)远离第一套杆(85)的一侧焊接有第三弹簧(87),且第三弹簧(87)远离复位环(819)的一端焊接有固定仓(816),所述固定仓(8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17),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杆(88),且第二套杆(88)的表面通过轴承安装有收卷转轮(89),所述收卷转轮(89)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杆(810),所述收卷转轮(89)的表面连接有连接带(811),且连接带(811)远离收卷转轮(89)的一端连接有集料斗(812),所述集料斗(812)的内部插设有第二导向柱(813),且第二导向柱(8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隔板(815),所述集料斗(812)源流连接带(811)的一端表面焊接有第四弹簧(8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生态环保处理设备,包括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入料口(2),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3),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导向板(41),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41),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远离导向板(41)的一顿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42),且过滤板(42)的表面与移动清理板(43)的表面相抵触,所述移动清理板(43)远离过滤板(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44),且第一连接块(44)远离移动清理板(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45),所述移动杆(45)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导向柱(46),且第一导向柱(46)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47),所述移动杆(45)的表面与带动环(48)的表面相抵触,且带动环(48)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转轴(49),所述第一转轴(49)远离带动环(4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齿轮(410),所述第一转轴(49)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框(411)的内部,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两侧内部设置有阻挡机构(5),所述阻挡机构(5)包括第二弹簧(51),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两侧内部焊接有第二弹簧(51),且第二弹簧(51)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一端焊接有移动隔板(52),所述移动隔板(52)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3),所述第一固定框(411)的上方设置有破碎辊(6),且破碎辊(6)通过皮带轮(7)连接有输送机构(8),所述输送机构(8)包括第二转轴(81),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底端插设有第二转轴(81),且第二转轴(81)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内部的一端连接有电机(818),所述第二转轴(81)的中心位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框(82)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81)的中心位置处套接有第二锥形齿轮(83),所述第二转轴(81)的两端内部插设有限位滑块(84),且限位滑块(84)远离第二转轴(8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套杆(85),所述第一套杆(8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带动杆(86),所述第一套杆(85)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一侧表面与复位环(819)的表面相抵触,且复位环(819)远离第一套杆(85)的一侧焊接有第三弹簧(87),且第三弹簧(87)远离复位环(819)的一端焊接有固定仓(816),所述固定仓(8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17),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杆(88),且第二套杆(88)的表面通过轴承安装有收卷转轮(89),所述收卷转轮(89)远离垃圾处理装置主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杆(8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弘
申请(专利权)人:郭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