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瑞洋专利>正文

用于植入个体骨体的支撑件及组合、导模板推入件和夯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47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植入个体骨体的支撑件及组合、导模板推入件和夯棒。该支撑件包括一本体;相互鸠尾配合的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其分别形成于该本体的上侧及下侧;及一导引结构,其形成于该本体的一侧,该导引结构包括导引孔及缓冲槽,以供外部的一导模板推入件对应接合该导引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件可依序植入个体的骨体内或骨体间进行组合,改善现有单一巨尺寸植入物造成周围神经伤害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植入个体骨体的支撑件及组合、导模板推入件和夯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植入个体骨体内或骨体间的支撑件及支撑件组合,以及与该支撑件对应的导模板推入件及夯棒,特别为一种可在骨体内或骨体间进行组合的支撑件及包含其的支撑件组合、与该支撑件对应的导模板推入件及夯棒。
技术介绍
现今已迈入老年化社会,众多老人易患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可能发生骨折,甚至是脊椎压迫性骨折(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虽然大多数患者的脊椎压迫性骨折会于数个月内愈合,然而,在恢复期间内,患者常因持续性腰背疼痛、神经压迫进而影响生活,导致活动不便、卧病在床,甚至产生褥疮、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此外,部分罹患脊椎压迫性骨折的患者会发生骨折不愈合而持续长久疼痛,进而导致脊椎整体稳固性不足与驼背变形,促使相邻脊椎节也发生骨牌效应式脊椎压迫性骨折。倘若病人罹患椎间盘退化性疾病(degenerativediscdisease)、椎间盘突出(herniationofintervertebraldisc)、脊椎滑脱(spondylolist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植入个体骨体内或骨体间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本体,其具有一上侧及相对该上侧的一下侧;/n一第一连接部,其形成于该本体的该上侧,呈鸠尾状;/n一第二连接部,其形成于该本体的该下侧,该第二连接部对应该第一连接部;及/n一导引结构,其形成于该本体的一侧,以供外部的一导模板推入件对应接合该导引结构;/n其中,该支撑件的该第一连接部可供另一支撑件的第二连接部相互鸠尾配合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植入个体骨体内或骨体间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具有一上侧及相对该上侧的一下侧;
一第一连接部,其形成于该本体的该上侧,呈鸠尾状;
一第二连接部,其形成于该本体的该下侧,该第二连接部对应该第一连接部;及
一导引结构,其形成于该本体的一侧,以供外部的一导模板推入件对应接合该导引结构;
其中,该支撑件的该第一连接部可供另一支撑件的第二连接部相互鸠尾配合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为一鸠尾凸块,该第二连接部为一鸠尾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前侧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定位部,该第二连接部前侧进一步包括与该第一定位部对应的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为一定位凸点,该第二定位部为一定位凹槽,其可使该支撑件相互定位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前侧具U型沟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结构包括若干个导引孔及/或缓冲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引孔与该缓冲槽结构为渐进式偏角度、偏位置、形状差异或大小差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为一或若干个镂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镂空结构的孔洞内可填充补骨材料或骨水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骨体为脊椎。


10.一种导模板推入件,其为用于将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瑞洋
申请(专利权)人:谢瑞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