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型渣水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38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型渣水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铲车、沉渣池和堆渣场,铲车用于把沉渣池中的沉渣运送至堆渣场晾晒,沉渣池包括平坡区和两个缓坡区,两个缓坡区分别设于平坡区的两侧,平坡区和缓坡区相连接形成船型;沉渣池连通有第一集水沟,第一集水沟用于收集场地散水,沉渣池通过第二集水沟与堆渣场相连通;沉渣池内还设有锯齿堰,锯齿堰通过排水沟与蓄水池相连通;沉渣池还连通有应急排水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统一收集渣场渣水,解决了现场渣水是处溢流造成场地环境污染的问题,可对渣水进行粗渣预分离处理,并对大型的沉渣池有应急排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型渣水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堆渣场渣水处理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船型渣水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韶钢炼铁厂高炉堆渣场的渣直接自然晾晒,渣外运,但随着前序渣水处理系统中设备老旧,相关处理设施腐蚀严重,渣水分离效率下降,导致渣堆场中渣的含水量较高、水质较差,存在外排污水污染环境和渣没有得到及时回收利用的问题,针对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的标准日益增高,积极提出渣水收集措施和更经济的水渣分离方法,以实现污水零排放和渣的有效收集利用。目前国内炼铁厂的渣水处理方法一般采用沉淀过滤法、过滤法、转鼓过滤法和图拉法水冲渣4种方式,所应用的渣水分离构筑物有平流沉淀池、斜板斜管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预沉池、沉砂池和澄清池,还有配有滤料石过滤池和膜等过滤装置实现渣水分离,韶钢厂高炉水渣处理采用转鼓过滤法,传统的处理构筑物针对水量小、浓度高渣水SS>5000mg/L处理运行灵活性较差,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型渣水分离装置,该装置可统一收集渣场渣水,解决了现场渣水是处溢流造成场地环境污染的问题,可对渣水进行粗渣预分离处理,提高处理水质,实现较长排水沟的再收集输送要求,降低排水沟后续的清渣费用,提高了渣的回收率,并节约清渣时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船型渣水分离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可结合现有的堆渣场的装置,使渣水经过循环式的方法沉淀并分离,得到清水并回收利用沉渣,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船型渣水分离装置,包括铲车、沉渣池和堆渣场,所述铲车用于把沉渣池中的沉渣运送至堆渣场晾晒,所述沉渣池包括平坡区和两个缓坡区,两个所述缓坡区分别设于所述平坡区的两侧,所述平坡区和缓坡区相连接形成船型;所述沉渣池连通有第一集水沟,所述第一集水沟用于收集场地散水,所述沉渣池通过第二集水沟与堆渣场相连通;所述沉渣池内还设有锯齿堰,所述锯齿堰通过排水沟与蓄水池相连通;所述沉渣池还连通有应急排水模块。进一步地,所述应急排水模块包括依次与所述缓坡区的一侧连通的放空排水沟和事故集水池,所述放空排水沟上设有闸板阀,所述事故集水池内设有潜污泵和液位计,所述潜污泵与液位计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潜污泵分别连通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排水沟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与蓄水池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潜污泵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潜污泵分别位于事故集水池的不同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沉渣池两端的缓坡区与地面平滑连接,所述缓坡区的坡度为0.1至0.2,所述沉渣池的两侧均设有栏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水沟数量为多个且均设于所述沉渣池的一侧,所述第二集水沟和锯齿堰均设于所述沉渣池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集水沟连通至其中一个缓坡区内,所述锯齿堰设置于另一个缓坡区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水沟和第二集水沟的出口高度均小于所述锯齿堰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沉渣池底部铺设有防水层。一种船型渣水分离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第一集水沟收集场地散水,以及利用第二集水沟收集堆渣场中的堆渣渣水,使场地散水和堆渣渣水集中至沉渣池中;S2、经过放置沉淀后,沉渣聚集至平坡区,利用锯齿堰的作用把上层清水排出至附近的蓄水池;S3、打开闸板阀利用放空排水沟将水引至事故集水池,当水位低于锯齿堰底时,现场铲车由缓坡区进入池底的平坡区铲渣,并把得到的沉渣运送至堆渣场晾晒,重复步骤S1形成循环。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应急处理的步骤:在步骤S2中,当沉渣池内水位过高而锯齿堰无法及时排出清水时,打开闸板阀把水引流至事故集水池,根据事故集水池中池水的浑浊程度和/或液位计感应池水的高度,选择开启对应的潜污泵,并选择引流至第一排水管和/或第二排水管。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统一收集渣场渣水,解决了现场渣水到处溢流造成场地环境污染的问题,可对渣水进行粗渣预分离处理,提高处理水质,实现较长排水沟的再收集输送要求,降低排水沟后续的清渣费用,提高了渣的回收率,并节约清渣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结合现有的堆渣场的装置,使渣水经过循环式的方法沉淀并分离,得到清水并回收利用沉渣,效果更好。2、本专利技术中,船型渣水分离池保证了渣水的分离效率,处理水质可由较长的排水沟输送至渣水蓄水池进行统一处理,目的主要是选择一种船型沉渣池实现日常铲车清渣方式,降低人工和机械成本,灵活运用于小水量、高浓度的渣水处理系统,其出水和废渣可实现资源化利用,该工艺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小、成本低、灵活性高,对于粗渣的预分离提供一种新型的技术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船型渣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沉渣池的剖面图。图中:1-铲车,2-沉渣池,3-平坡区,4-缓坡区,5-堆渣场,6-第一集水沟,7-第二集水沟,8-锯齿堰,9-排水沟,10-闸板阀,11-放空排水沟,12-事故集水池,13-潜污泵,14-液位计,15-第一排水管,16-第二排水管,17-栏杆,18-防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均相对于附图视角而定,仅仅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够理解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船型渣水分离装置,包括铲车1、沉渣池2和堆渣场5,铲车1用于把沉渣池2中的沉渣运送至堆渣场5晾晒,沉渣池2包括平坡区3和两个缓坡区4,两个缓坡区4分别设于平坡区3的两侧,平坡区3和缓坡区4相连接形成船型;沉渣池2连通有第一集水沟6,第一集水沟6用于收集场地散水,沉渣池2通过第二集水沟7与堆渣场5相连通;沉渣池2内还设有锯齿堰8,锯齿堰8通过排水沟9与蓄水池相连通;沉渣池2还连通有应急排水模块。本专利技术可实现统一收集渣场渣水,利用第一集水沟6收集场地中运输的铲车1等流下的渣水,利用第二集水沟7收集堆渣场5内产生的渣水,解决了现场渣水到处溢流造成场地环境污染的问题,并可通过沉渣池2的作用对渣水进行粗渣预分离处理,提高处理水质,实现较长排水沟9的再收集输送要求,降低后续的清渣费用,经过沉渣池2渣水分离,铲出的渣再通过堆渣场5晾晒,提高了渣的回收率,并节约清渣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应急排水模块包括依次与缓坡区4的一侧连通的放空排水沟11和事故集水池12,放空排水沟11上设有闸板阀10,事故集水池12内设有潜污泵13和液位计14,潜污泵13与液位计14信号连接。当遇到暴雨天气或者场地出现大量事故水源时,本装置还可以通过放空排水沟11进行排水,而由于放空排水沟11连通至缓坡区4的一侧,出水也可能是相对干净的上层清水,可根据事故集水池12中水的浑浊程度、液位高度以及污水量大小,通过潜污泵13进行抽水,尤其是液位计14位于事故集水池12的较上层,但检测到水位达到报警液位或溢出事故集水池12,则可反馈信号并控制潜污泵13全开,之间还可以设置PL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型渣水分离装置,包括铲车(1)、沉渣池(2)和堆渣场(5),所述铲车(1)用于把沉渣池(2)中的沉渣运送至堆渣场(5)晾晒,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渣池(2)包括平坡区(3)和两个缓坡区(4),两个所述缓坡区(4)分别设于所述平坡区(3)的两侧,所述平坡区(3)和缓坡区(4)相连接形成船型;所述沉渣池(2)连通有第一集水沟(6),所述第一集水沟(6)用于收集场地散水,所述沉渣池(2)通过第二集水沟(7)与堆渣场(5)相连通;所述沉渣池(2)内还设有锯齿堰(8),所述锯齿堰(8)通过排水沟(9)与蓄水池相连通;所述沉渣池(2)还连通有应急排水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型渣水分离装置,包括铲车(1)、沉渣池(2)和堆渣场(5),所述铲车(1)用于把沉渣池(2)中的沉渣运送至堆渣场(5)晾晒,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渣池(2)包括平坡区(3)和两个缓坡区(4),两个所述缓坡区(4)分别设于所述平坡区(3)的两侧,所述平坡区(3)和缓坡区(4)相连接形成船型;所述沉渣池(2)连通有第一集水沟(6),所述第一集水沟(6)用于收集场地散水,所述沉渣池(2)通过第二集水沟(7)与堆渣场(5)相连通;所述沉渣池(2)内还设有锯齿堰(8),所述锯齿堰(8)通过排水沟(9)与蓄水池相连通;所述沉渣池(2)还连通有应急排水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船型渣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排水模块包括依次与所述缓坡区(4)的一侧连通的放空排水沟(11)和事故集水池(12),所述放空排水沟(11)上设有闸板阀(10),所述事故集水池(12)内设有潜污泵(13)和液位计(14),所述潜污泵(13)与液位计(14)信号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船型渣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污泵(13)分别连通有第一排水管(15)和第二排水管(16),所述第一排水管(15)与排水沟(9)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16)与蓄水池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船型渣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污泵(13)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潜污泵(13)分别位于事故集水池(12)的不同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船型渣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渣池(2)两端的缓坡区(4)与地面平滑连接,所述缓坡区(4)的坡度为0.1至0.2,所述沉渣池(2)的两侧均设有栏杆(1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冬冬黄智斌黄钟光李乃伟郑成双魏炜陈韵菁谢紫峰梁洁莹庄承鑫池伟强刘晶阮球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