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微纳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349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微纳机器人,其特点是,包括:释药模块、驱动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三个部分构成,当靶向药物输送微纳机器人进入人体后,该机器人所携带的微型相机将会对患者肠胃部分进行拍照,当识别到发生病变的部位时,通过上位机发出指令将药物释放到患处。该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插管式胃镜在诊段过程中对患者造成剧烈的不适和疼痛,以及在治疗阶段针对普通药剂难以到达的狭小胃肠部区域,药物在未达抵达目标区域时就已经被消化液分解,使许多具有良好功效的药物无法发挥其作用等问题。实现了对肠胃诊断和治疗阶段的自动化、精准化、无痛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微纳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微纳机器人,并提出一种新型自动化释药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插管式胃镜等内窥镜在胃肠部诊断时都是通过直接从口部直接插入胃部,这种诊断方法有如下三个弊端,第一,人类的消化道迂回狭窄,胃镜等内窥镜很难插入到深处,一些狭窄部位很难达到。给诊断带来麻烦。第二,在胃镜等内窥镜诊断期间,胃镜等内窥镜和消化系统之间直接接触摩擦可能会造成消化腔组织受损。造成人体剧烈的疼痛和不适,很多患者因此放弃诊疗。第三,医生在为患者诊疗过程的同时,也要受患者情绪和状态的影响,无形之中为诊疗过程增加困难。传统靶向药物机器人,通常只能携带一种特定的药物,并且通常对胃肠部诊断和治疗是分开进行,即先通过诊断机器人对病变部位和病变类型进行诊断后,靶向药物机器人携带一种特定药物二次进入体内在特定区域人工控制进行药物释放。并且治疗过程分步,治疗类型单一,极大降低了治疗效率。药物释放过程中需要人工辅助干预释放,自动化程度低,精准度差。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微纳机器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微纳机器人,其特征是,它包括:释药模块、驱动模块、图像采集模块:靶向药物输送纳米机器人尺寸为Φ13×29.5mm。由圆柱状透明壳体包裹,顶部为图像采集模块,整个模块由镜头、支架、贴片LED探照灯、电路板以及单片机五部分组成。可同时携带3种不同的药物对病变处进行同时或延时释放药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微纳机器人,其特征是,它包括:释药模块、驱动模块、图像采集模块:靶向药物输送纳米机器人尺寸为Φ13×29.5mm。由圆柱状透明壳体包裹,顶部为图像采集模块,整个模块由镜头、支架、贴片LED探照灯、电路板以及单片机五部分组成。可同时携带3种不同的药物对病变处进行同时或延时释放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微纳机器人的释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药部分包括驱动电机、凸轮杆、凸轮、药仓、储能弹簧、滑块、药物活塞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微纳机器人的释药模块,其特征在于,当药释模块接收到释药指令后,释药模块上的电机通过驱动模块供能后自动开启,与电机相连的凸轮杆开始旋转,当凸轮旋转至药仓位置时,会接触储能弹簧,推动底部直至药物释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微纳机器人的释药模块,其特征在于,释药模块结构上采用压缩状态下的弹簧驱动模式。一端连接在药释模块机架上,另一端按压在滑块上,滑块下方为药物活塞。未工作时,弹簧作为储能装置,始终保持压缩状态。与弹簧相连接的滑块的凸起部分抵在凸轮装置的凹糟位置,当凸轮旋转时凹槽位置时,通过对滑块推动,将滑块推出,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得以释放,推动活塞,最终将药物释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微纳机器人的图像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部分包括镜头、支架、贴片LED探照灯、电路板以及单片机组成。通过灰度共生矩阵(GLCM)结合BP神经网络自适应方法对胃肠部所提取的图像进行提取、处理和识别。其过程是,先将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在通过灰度共生矩阵得到处理结果。将结果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王锐王俊尧孙功臣陈星宇李云鹏郎天鸿崔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