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成像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磁共振成像体腔射频线圈。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系统是一种功能强、信息量多的医用成像设备,其不但能提供人体的解剖学信息,而且能提供生化方面的信息。但是其所采集的信号比较弱,易受人体等各种噪声因素的干扰。因此射频线圈(在传统电磁和核磁共振领域,称射频线圈为共振器或探头)作为磁共振成像信号接受链的前端,对图像的信噪比起关键作用。根据电磁场和射频理论可知,相同条件下,线圈探测到的信号幅度随着与被成像物体间的距离的减小呈增大的趋势,所以对于人体深处的器官组织,如能把线圈插入体腔内而更接近器官,则可以大大提高图像的质量(提高灵敏度和信噪比),由此可见,发展腔体内的射频线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能检索到的腔体内射频线圈有两类,其主要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环状谐振电路依附于载体组成一类是把射频电路安装在固体内形成线圈,为了进出方便,这类线圈不能做得很大,线圈内的环形电路的面积必然也小,使得成像视野受限,不能很好地探测目标器官;另一类是把射频线圈电路的电感用软铜线代替,然后把电路固定在气囊内,插到位后,充气把软环形线圈电路膨胀开,从而解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共振成像体腔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操作杆; 一滑筒,其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操作杆上; 一第一、第二弹杆,其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操作杆的两侧,且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操作杆的前端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滑筒上,当所述滑筒相对所述操作杆头部移动时,所述第一、第二弹杆向两侧弯曲形成一环状; 一电感线圈和一无磁电容组成的环状谐振线圈电路,其埋设在所述第一、第二弹杆内,且其输出端通过一带无磁插头的无磁同轴细电缆线与磁共振成像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杰,包尚联,王霄英,高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