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广文专利>正文

一种祛痘保湿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526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护肤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痘保湿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先将小分子海藻酸钠加入水性提取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鲣鱼弹性蛋白肽、乳链菌肽、小球藻发酵产物,超声波振荡均匀得到混合液,即为A相;然后将油性提取液分散于变性乙酸乙酯中,得到B相;再将A相缓慢滴加至B相中,均质化处理得到纺丝液,静电纺丝,后处理,即得一种面膜产品。该面膜中各组分分子量小,渗透性佳,可完全被皮肤吸收,透气性好,且具有良好的祛痘保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痘保湿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护肤品制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祛痘保湿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痘是痤疮的俗称,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青春期由于雄性激素水平提高而刺激皮脂腺,使皮脂分泌功能异常活跃,过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瘀积在毛囊内形成脂栓。由于这种症状常见于青年男女,所以才称它为“青春痘”。其实,青少年不一定都会长青春痘,而青春痘也不一定只出现在青少年身上。由于现在环境污染严重,空气中的灰尘等直接与面部肌肤接触,很容易吸附在肌肤上堵塞毛孔,电脑辐射源影响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从而使皮肤代谢不规律;饮食不规律、睡眠不佳、压力等都会导致痘的滋生。痤疮严重影响美观和生活,故祛痘型护肤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祛痘是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节油脂分泌,改善皮肤角质化过程;第二,抑制痤疮杆菌活性,同时消炎,促进伤痕愈合,第三,需要渗透到角质层以下才能发挥作用。现有祛痘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激光治疗青春痘方法,其能快速破坏丙酸青春痘杆菌,有效抑制细菌繁殖,消除其对组织的刺激与破坏作用,但是激光治疗的作用太强,而且只是物理方法把痘破坏掉,不能从根本上祛痘;利用芦荟、洋甘菊、茶树、沙棘果等一些天然的植物成份、中药成份或中药与植物混合成份祛痘,现有的这种祛痘方法安全,能够起到调节皮肤油脂从而从根本上祛痘的作用,但是使用这种天然植物成份祛痘时间长、祛痘后的印记不易完全去除,配方有待于改进;利用水杨酸、波尼松、地塞米松等一些西药除痘,西药的副作用强,成本高。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皮肤基础保湿是有利于祛痘效果改善的,皮肤越干就会越油,容易形成脂肪粒堵塞毛孔,从而形成粉刺引发痘痘,充分保湿能够有效控制肌肤出油,使肌肤达到水油平衡健康状况状态,且水是最好的“清道夫”,帮助疏通毛孔,软化角质层,使得肌肤有个良好的祛痘环境。面膜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促进皮肤毛孔扩张,以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有利于肌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水分渗入肌肤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增加弹性。因此,利用面膜实现祛痘保湿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目前市场上的祛痘保湿面膜,见效慢,大部分面膜产品采用基布贴覆,透气性差,反倒不利于祛痘保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祛痘保湿面膜透气性差、祛痘保湿效果差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祛痘保湿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祛痘保湿面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祛痘保湿面膜。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祛痘保湿面膜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先将1份小分子海藻酸钠加入水性提取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2~3份鲣鱼弹性蛋白肽、1~1.5份乳链菌肽、0.8~1份小球藻发酵产物,超声波振荡均匀得到混合液,即为A相;然后将油性提取液分散于5~8份变性乙酸乙酯中,得到B相;再将A相缓慢滴加至B相中,均质化处理得到纺丝液,静电纺丝,后处理,即得一种祛痘保湿面膜;其中,所述水性提取液和油性提取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1)先将新鲜胡柚的果皮15~20份与胡椒2~3份、桔梗1~2份分别采用冷冻破壁的形式实现粉碎,混合得到混合粉末;(2)然后将混合粉末倒入8~10倍重量的去离子水中,加热提取,过滤,得到提取液,油水分离即得油性提取液和水性提取液。优选的,小分子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如下:以重量份计,先将1份大分子海藻酸钠加入75~80℃的75~85份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0.4~0.6份双氧水,60~70℃搅拌反应20~22小时,醇沉,即得所述的小分子海藻酸钠;所述大分子海藻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300~500kDa的海藻酸钠。进一步优选的,醇沉的具体方法是,加入反应液体积两倍的无水乙醇,沉淀,离心。优选的,变性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如下:以重量份计,向1份乙酸乙酯中加入0.06~0.08份丁二醇、0.1~0.2份柠檬酸,超声波振荡30~50分钟,即得所述的变性乙酸乙酯。利用乙酸乙酯可实现对植物甾醇、油性提取液的分散,但是乙酸乙酯易挥发,会带走皮肤水分,本专利技术加入丁二醇、柠檬酸等,可以降低挥发性。优选的,A相的滴加时间为45~55分钟。优选的,均质化处理的工艺条件为:利用高压均质机,在150~180MPa和50~60℃条件下均质化处理5~8次。优选的,静电纺丝的具体方法是:出丝口为6号针头,电压为13~16kV,喷头至接收器的距离为20~22cm,喷射流量为0.8~1ml/h,相对湿度低于40%。优选的,后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将静电纺丝得到的纤维膜,按照所需面膜形状进行裁切,紫外消毒,包装即可。优选的,步骤(1)中,新鲜胡柚的果皮先切成果皮丝,使得长度2~4cm,厚度1~2mm。优选的,步骤(1)中,冷冻破壁的具体方法是:先将物料冷冻至-20~-25℃,然后转移至球磨机中,在冷却气体氛围下,利用磨球球磨物料;其中,冷却气体的温度为-20~-25℃,磨球的大小为3~5mm,球磨时间为2~3小时。优选的,步骤(2)中,提取的工艺条件为:0.1~0.2MPa和70~80℃条件下加热提取15~20分钟。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祛痘保湿面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先将小分子海藻酸钠加入水性提取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鲣鱼弹性蛋白肽、乳链菌肽、小球藻发酵产物,超声波振荡均匀得到混合液,即为A相;然后将油性提取液分散于变性乙酸乙酯中,得到B相;再将A相缓慢滴加至B相中,均质化处理得到纺丝液,静电纺丝,后处理,即得一种面膜产品。该面膜中各组分由于分子量较小,可直接渗透皮肤肌底,完全被皮肤吸收,经试验证明,各组分协同产生了良好的祛痘保湿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面膜贴敷于脸部后会逐渐溶化并被脸部皮肤吸收,随着面膜的溶化产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孔洞,故透气性很好。本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各组分吸收协同发挥保湿祛痘作用,另一方面良好的透气性有效避免了脸部皮肤水分的流失和闷痘等问题的发生。2、本专利技术采用脂溶性的B相对水溶性的A相进行包合,更容易被皮肤吸收,其中,B相是由油性提取液分散于变性乙酸乙酯中得到。油性提取液是从新鲜胡柚的果皮和胡椒、桔梗中提取得到,其中含有胡柚精油、胡柚皮苷等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促进皮肤规律代谢,从根本上改善祛痘保湿效果,杀菌祛痘的同时还可以阻断因皮肤内物质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防止皮肤的过早老化,修复受损细胞组织,有效去除痘印;桔梗中含有皂苷,皂苷的化学结构中,由于苷元具有不同程度的亲脂性,糖链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皂苷成为一种表面活性剂,使得A相滴加至B相中充分乳化,结合均质化处理形成纳米粒乳液,利于皮肤吸收,而且,桔梗能够降低过敏反应,增强杀菌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祛痘保湿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先将1份小分子海藻酸钠加入水性提取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2~3份鲣鱼弹性蛋白肽、1~1.5份乳链菌肽、0.8~1份小球藻发酵产物,超声波振荡均匀得到混合液,即为A相;然后将油性提取液分散于5~8份变性乙酸乙酯中,得到B相;再将A相缓慢滴加至B相中,均质化处理得到纺丝液,静电纺丝,后处理,即得一种祛痘保湿面膜;其中,所述水性提取液和油性提取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n(1)先将新鲜胡柚的果皮15~20份与胡椒2~3份、桔梗1~2份分别采用冷冻破壁的形式实现粉碎,混合得到混合粉末;/n(2)然后将混合粉末倒入8~10倍重量的去离子水中,加热提取,过滤,得到提取液,油水分离即得油性提取液和水性提取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痘保湿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先将1份小分子海藻酸钠加入水性提取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2~3份鲣鱼弹性蛋白肽、1~1.5份乳链菌肽、0.8~1份小球藻发酵产物,超声波振荡均匀得到混合液,即为A相;然后将油性提取液分散于5~8份变性乙酸乙酯中,得到B相;再将A相缓慢滴加至B相中,均质化处理得到纺丝液,静电纺丝,后处理,即得一种祛痘保湿面膜;其中,所述水性提取液和油性提取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1)先将新鲜胡柚的果皮15~20份与胡椒2~3份、桔梗1~2份分别采用冷冻破壁的形式实现粉碎,混合得到混合粉末;
(2)然后将混合粉末倒入8~10倍重量的去离子水中,加热提取,过滤,得到提取液,油水分离即得油性提取液和水性提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分子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如下:以重量份计,先将1份大分子海藻酸钠加入75~80℃的75~85份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0.4~0.6份双氧水,60~70℃搅拌反应20~22小时,醇沉,即得所述的小分子海藻酸钠;所述大分子海藻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300~500kDa的海藻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变性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如下:以重量份计,向1份乙酸乙酯中加入0.06~0.08份丁二醇、0.1~0.2份柠檬酸,超声波振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广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