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25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MRI装置,其特征在于:在RF脉冲发射装置发射一个激励RF脉冲和一个反相RF脉冲,梯度磁场施加装置在一个冠状面轴方向施加一个相位编码梯度,然后在一个矢状面轴方向施加一个矢状面梯度时,NMR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一个NMR信号,在从发射反相RF脉冲到接收到NMR信号的过程重复M次之后,所说的梯度磁场施加装置施加一个抑制梯度,从发射激励RF脉冲到施加抑制梯度的过程被重复N次,从而在不同的时基上采集(M×N)次经过相位编码的NMR信号,    所说的梯度磁场施加装置将该抑制梯度的极性转换为与每M次相位编码梯度之和的极性相同,此抑制梯度在从发射反相RF脉冲到接收到NMR信号的过程重复M次时施加。(*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MRI(磁共振成象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图象质量由于相位编码梯度引起的涡流和剩磁而下降的MRI装量。附图说明图1表示了应用于常规的高速SE(自旋回波)方法中的一个脉冲序列。在脉冲序列KP中,施加了一个激励脉冲R和一个片选梯度ss。然后施加一个第一反相或者倒相脉冲P1和一个片选梯度ss,并在冠状面轴(warp axis)方向施加一个相位编码梯度gy(i)。之后,在向矢状面轴(read axis)方向施加一个读梯度rr的同时,从第一回波SE1中接收一个NMR信号。接着,在冠状面轴(warp axis)方向上施加一个具有相反极性的反转梯度gyr(i),这个梯度的时间积分值与相位编码梯度gy(i)的时间积分值相等。然后施加一个第二反相脉冲P2和一个片选梯度ss,并在冠状面轴(warp axis)方向上施加一个编码梯度gy(i+1)。之后,在施加一个读梯度rr的同时,从第二回波SE2中接收一个NMR信号。接着,在冠状面轴(warp axis)方向上施加一个具有相反极性的反转梯度gyr(i+1),这个梯度的时间积分值与相位编码梯度gy(i+1)的时间积分值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后藤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器横河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