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19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包括袖套本体和设置在袖套本体前端的袖腕筒,所述袖腕筒采用橡胶材料制得,袖腕筒具有弹性能够从内侧被撑开,袖套本体的尾端设置有弹性袖口,袖腕筒的长度为4‑8cm,袖腕筒的前端能够覆盖至手腕前方1‑2cm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袖套,套设在白大褂手臂的外部,并通过袖腕筒紧紧的套在一次性手套的腕部,从而能够避免腕部皮肤暴露在外,同时其具有的弹性性能能够保证操作过程中袖腕筒不会与一次性手套腕部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袖套,具体涉及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
技术介绍
目前彩超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通常检查医生都是穿白大褂,带一次性手套为患者检查,常常接触患者身体,但是一次性手套和白大褂袖口存在缝隙,并且白大褂的袖口位置也跟一般衣服一样非常宽松,在活动时手套和袖口距离越来越大,医生腕部皮肤暴露,常常被一些患者的血液、汗液、尿液、引流液污染,同时白大褂本身也容易被浸湿,也容易导致浸透到内部衣物和皮肤,若患者有传染性疾病,则容易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医生在进行彩超检查操作时,主要通过白大褂起到隔离作用,但是袖口宽松,容易将手腕暴露出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套设在白大褂手臂的外部,并通过袖腕筒紧紧的套在一次性手套的腕部,从而能够避免腕部皮肤暴露在外,同时其具有的弹性性能能够保证操作过程中袖腕筒不会与一次性手套腕部分离。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包括袖套本体和设置在袖套本体前端的袖腕筒,所述袖腕筒采用橡胶材料制得,袖腕筒具有弹性能够从内侧被撑开,袖套本体的尾端设置有弹性袖口,袖腕筒的长度为4-8cm,袖腕筒的前端能够覆盖至手腕前方1-2cm处。本技术的袖套,套设在白大褂手臂的外部,并通过袖腕筒紧紧的套在一次性手套的腕部,从而能够避免腕部皮肤暴露在外,同时其具有的弹性性能能够保证操作过程中袖腕筒不会与一次性手套腕部分离。本技术的袖套在使用时,从袖套本体的尾端伸入,并从袖腕筒伸出,其中袖腕筒在自然状态下的尺寸小于成人手腕的尺寸,因此袖腕筒套在手腕处时,袖腕筒处于撑开状态,由于其具有弹性,因此回弹力使得袖腕筒紧紧的贴在腕部,因此能够将一次性手套的腕部包覆在其内部进行紧紧固定,从而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外,袖套本体对白大褂的手臂部位起到包覆保护作用,避免被不明液体浸透,同时有效避免白大褂作为病原体传播媒介导致的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甚至带给医生自己的病原体感染;袖套的尾端设置有弹性袖口,这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滑落;袖腕筒采用与橡胶手套相同的橡胶材料制得,袖腕筒的长度为4-8cm,袖腕筒的前端能够覆盖至手腕前方手掌部位1-2cm处,能够保证与一次性手套有足够的覆盖接触面,进一步保证袖腕筒对一次性手套的固定。进一步的,袖腕筒靠近袖套本体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一体的凸起;袖腕筒包覆在一次性手套腕部上时,凸起部位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袖腕筒与手套之间不易脱落。更进一步的,所述袖套本体的形状与人体上肢生理弯曲形状相适应,即可以类似于呈钝角的L形,能够避免手肘在弯曲时袖套本体的两端受力向中间位移,影响佩戴的牢固性。更进一步的,袖套本体采用双层结构制得,外层采用吸水布料制得,内层采用防水布料制得,外层吸水布料能够将液体吸收或者粘附,避免沿着袖套本体滑落,增大污染面积或者容易再沾到别的物品上,内层防水布料则能够避免液体浸透到内部沾湿白大褂或皮肤。更进一步的,袖套本体呈泡泡袖结构,即袖套本体呈较为宽松的结构,减轻对手臂的束缚感,其中泡泡袖结构是衣服的一种常见结构,因此其具体形状在此处不作详细阐述,只要起到宽松作用即可。更进一步的,袖套本体的尾端延伸至手肘上方15-20cm,因为医生做检查时会环抱患者,上臂也会接触到患者,因此袖套的长度在肘部以上15-20cm左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套设在白大褂手臂的外部,并通过袖腕筒紧紧的套在一次性手套的腕部,从而能够避免腕部皮肤暴露在外,同时其具有的弹性性能能够保证操作过程中袖腕筒不会与一次性手套腕部分离;2、本技术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袖腕筒的内壁上设有一体的凸起;袖腕筒包覆在一次性手套腕部上时,凸起部位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袖腕筒与手套之间不易脱落;3、本技术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袖套本体采用双层结构制得,外层采用吸水布料制得,内层采用防水布料制得,外层吸水布料能够将液体吸收或者粘附,避免沿着袖套本体滑落,增大污染面积或者容易再沾到别的物品上,内层防水布料则能够避免液体浸透到内部沾湿白大褂或皮肤。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袖套本体,2-袖腕筒,3-弹性袖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包括袖套本体1和设置在袖套本体1前端的袖腕筒2,所述袖腕筒2采用橡胶材料制得,袖腕筒2具有弹性能够从内侧被撑开,袖套本体1的尾端设置有弹性袖口3,袖腕筒的长度为4-8cm,袖腕筒的前端能够覆盖至手腕前方1-2cm处。本技术的袖套,套设在白大褂手臂的外部,并通过袖腕筒紧紧的套在一次性手套的腕部,从而能够避免腕部皮肤暴露在外,同时其具有的弹性性能能够保证操作过程中袖腕筒不会与一次性手套腕部分离。本技术的袖套在使用时,从袖套本体的尾端伸入,并从袖腕筒伸出,其中袖腕筒在自然状态下的尺寸小于成人手腕的尺寸,因此袖腕筒套在手腕处时,袖腕筒处于撑开状态,由于其具有弹性,因此回弹力使得袖腕筒紧紧的贴在腕部,因此能够将一次性手套的腕部包覆在其内部进行紧紧固定,从而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外,袖套本体对白大褂的手臂部位起到包覆保护作用,避免被不明液体浸透,同时有效避免白大褂作为病原体传播媒介导致的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甚至带给医生自己的病原体感染;袖套的尾端设置有弹性袖口,这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滑落;袖腕筒采用与橡胶手套相同的橡胶材料制得,袖腕筒的长度为4-8cm,袖腕筒的前端能够覆盖至手腕前方手掌部位1-2cm处,能够保证与一次性手套有足够的覆盖接触面,进一步保证袖腕筒对一次性手套的固定。优选的,袖腕筒靠近袖套本体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一体的凸起;袖腕筒包覆在一次性手套腕部上时,凸起部位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袖腕筒与手套之间不易脱落。优选的,所述袖套本体的形状与人体上肢生理弯曲形状相适应,即可以类似于呈钝角的L形,能够避免手肘在弯曲时袖套本体的两端受力向中间位移,影响佩戴的牢固性。优选的,袖套本体采用双层结构制得,外层采用吸水布料制得,内层采用防水布料制得,外层吸水布料能够将液体吸收或者粘附,避免沿着袖套本体滑落,增大污染面积或者容易再沾到别的物品上,内层防水布料则能够避免液体浸透到内部沾湿白大褂或皮肤。优选的,袖套本体呈泡泡袖结构,即袖套本体呈较为宽松的结构,减轻对手臂的束缚感。优选的,袖套本体的尾端延伸至手肘上方15-20cm,因为医生做检查时会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套本体(1)和设置在袖套本体(1)前端的袖腕筒(2),所述袖腕筒(2)采用橡胶材料制得,袖腕筒(2)具有弹性能够从内侧被撑开,袖套本体(1)的尾端设置有弹性袖口(3),袖腕筒(2)的长度为4-8cm,袖腕筒(2)的前端能够覆盖至手腕前方1-2cm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套本体(1)和设置在袖套本体(1)前端的袖腕筒(2),所述袖腕筒(2)采用橡胶材料制得,袖腕筒(2)具有弹性能够从内侧被撑开,袖套本体(1)的尾端设置有弹性袖口(3),袖腕筒(2)的长度为4-8cm,袖腕筒(2)的前端能够覆盖至手腕前方1-2cm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超医生检查用袖套,其特征在于,袖腕筒(2)靠近袖套本体(1)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一体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