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层脑电传导为头皮脑电的电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16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层脑电传导为头皮脑电的电模型,包括:脑膜网络、颅骨网络、头皮网络、记录电极网络和参考电极网络;其中脑膜网络包括纵向脑膜网络和横向脑膜网络,其输入端均连接大脑皮层脑电信号ECoG;颅骨网络包括纵向颅骨网络和横向颅骨网络,其输入端均与纵向脑膜网络的输出端连接;头皮网络包括纵向头皮网络和横向头皮网络,其输入端均与纵向颅骨网络的输出端连接;记录电极网络的输入端与纵向头皮网络的输出端连接;参考电极网络的输入端与横向脑膜网络、横向颅骨网络、横向头皮网络的输出端连接;记录电极网络和参考电极网络输出端构成差分头皮脑电信号。该模型考虑了空间模糊和各向异性,能够较为准确地将ECoG信号传导为EEG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层脑电传导为头皮脑电的电模型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考虑空间模糊和各向异性效应的皮层脑电传导为头皮脑电的电模型。
技术介绍
皮层脑电(ECoG)来源于锥体细胞顶端树突的突触后电位,是由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其同步节律的形成与皮层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活动有关。头皮脑电(EEG)是由ECoG经头部各生物体组织传导至头皮后,由记录电极记录的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在脑电计算领域,常常需要将皮层脑电转换为头皮脑电。生物体组织一般由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细胞膜组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因此,它们具有电阻的性质;而细胞膜的绝缘性较高,阻隔着细胞膜两侧某些离子的扩散,因此,它除具有电阻性质外还具有电容性质。据此可以将单一生物体组织等效为一个电阻级联一个由电阻和电容并联网络所构成的电模型。在现有的皮层脑电传导为头皮脑电的电模型中,人(或生物体)的头部被等效为一个由三层(或多层)组织构成的各向同性的均匀球体模型。这样的模型没有考虑到人(或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层脑电传导为头皮脑电的电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脑膜网络(10)、颅骨网络(20)、头皮网络(30)、记录电极网络(40)和参考电极网络(50);/n所述脑膜网络(10)包括纵向脑膜网络(101)和横向脑膜网络(102),所述纵向脑膜网络(101)和横向脑膜网络(102)的输入端均连接大脑皮层脑电信号ECoG;/n所述颅骨网络(20)包括纵向颅骨网络(201)和横向颅骨网络(202),所述纵向颅骨网络(201)和横向颅骨网络(202)的输入端均与纵向脑膜网络(1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横向颅骨网络(202)由8个横向颅骨子网络并联构成,所述8个横向颅骨子网络用于向8个空间方向传播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层脑电传导为头皮脑电的电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脑膜网络(10)、颅骨网络(20)、头皮网络(30)、记录电极网络(40)和参考电极网络(50);
所述脑膜网络(10)包括纵向脑膜网络(101)和横向脑膜网络(102),所述纵向脑膜网络(101)和横向脑膜网络(102)的输入端均连接大脑皮层脑电信号ECoG;
所述颅骨网络(20)包括纵向颅骨网络(201)和横向颅骨网络(202),所述纵向颅骨网络(201)和横向颅骨网络(202)的输入端均与纵向脑膜网络(1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横向颅骨网络(202)由8个横向颅骨子网络并联构成,所述8个横向颅骨子网络用于向8个空间方向传播信号;
所述头皮网络(30)包括纵向头皮网络(301)和横向头皮网络(302);所述纵向头皮网络(301)和横向头皮网络(302)的输入端均与纵向颅骨网络(20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记录电极网络(40)的输入端与纵向头皮网络(30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参考电极网络(50)的输入端与横向脑膜网络(102)、横向颅骨网络(202)、横向头皮网络(30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贞凯邢怡李效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