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生儿脑电信号的惊厥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516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新生儿脑电信号的惊厥检测方法,分为训练部分和测试部分,训练部分是将数据进行0.5~40Hz的滤波后,再进行32Hz的下采样,然后进行0.5~12.5Hz的滤波,再将所有数据分割成24s一段,提取特征值并标准化,对特征值进行分类标记,使用SVM进行训练得到模型;而测试部分是对数据进行0.5~40Hz的滤波后,进行32Hz的下采样,然后进行0.5~12.5Hz的滤波,对每24s的数据提取特征值,按照阈值条件排除非惊厥数据,对不能排除的数据进行标准化,使用模型进行预测,判断是否为惊厥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对新生儿脑电信号进行惊厥检测,可辅助医护人员对新生儿惊厥进行诊断,提高诊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新生儿脑电信号的惊厥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新生儿脑电信号的惊厥检测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
技术介绍
惊厥是大脑皮质功能的暂时紊乱引起脑细胞异常放电,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的肌肉强直、阵挛性抽搐,并引起关节运动,多为全身、对称性,常伴有意识障碍。惊厥可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放电引起,但这种异常放电可由许多原发性颅内病变(脑膜炎,脑血管意外,脑炎,颅内出血,肿瘤)引起,或继发于全身性或代谢性(如缺血,缺氧,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疾病。新生儿惊厥容易发生窒息、脑缺氧等并发症,应该密切注意新生儿的护理和预防保健。因此对新生儿惊厥的检测意义重大,目前针对新生儿惊厥的检测设备还不多见,对新生儿脑电图进行监测以检测新生儿是否发生惊厥亦无先例。参考文献【1】Temko,A.,etal.,EEG-basedneonatalseizuredetectionwithSupportVectorMachines.ClinicalNeurophysiology,2011.122(3):p.464-473.【2】Gotman,J.,etal.,Automaticseizuredetectioninthenewborn:methodsandinitialevaluation.ElectroencephalographyandClinicalNeurophysiology,1997.103(3):p.356-362.【3】Temko,A.,etal.,Clinicalimplementationofaneonatalseizuredetectionalgorithm.DecisionSupportSystems,2015.70:p.86-96.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新生儿脑电信号的惊厥检测方法,能够对新生儿是否发生惊厥进行检测,防患于未然。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新生儿脑电信号的惊厥检测方法,包括训练阶段和检测阶段,具体如下:训练阶段:S11、采集P(P大于50)个惊厥新生儿的脑电信号作为样本,并进行剔除错误数据的带通滤波;原始的脑电信号含有大量的噪声,是不能直接进行人为判读的,这里先进行一个剔除错误数据的带通滤波,之后就可以进行人为判读了;优选采用0.5~40Hz的带通滤波,当然,这里给出的截止频率也不是固定的,也可以采用0.5~70Hz的带通滤波,还是要根据脑电信号的质量决定;S12、对步骤S11得到的所有样本进行下采样,优选采用32Hz下采样;再进行计算数据筛选的带通滤波,这一次的带通滤波是为了除去不必要的信号,优选采用0.5~12.5Hz的带通滤波(参考文献:1);S13、将步骤S12得到的每一个样本分割成ks一段的数据段,不足ks的数据段舍去;S14、识别所有数据段,按照是否存在惊厥分成三个数据集,分别为惊厥数据集、非惊厥数据集和其他数据集,所有惊厥数据构成惊厥数据集,所有非惊厥数据构成非惊厥数据集,所有惊厥数据和非惊厥数据以外的ks数据段构成其他数据集;惊厥数据为ks数据段中的每一秒均出现惊厥信号的ks数据段,非惊厥数据为ks数据段中的每一秒均未出现惊厥信号的ks数据段;S15、将惊厥数据标记为a,非惊厥数据标记为b;S16、所有惊厥数据和非惊厥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S17、对所有特征值进行标准化,得到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和方差;S18、对标准化后的特征值,从惊厥数据和非惊厥数据中分别随机选取Q条(Q大于等于1000,且不超过所有数据的30%)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选取步骤S16中提取的全部或部分特征值进行分类训练得到分类模型Model;测试阶段:S21、对采集到的新生儿脑电信号,进行剔除错误数据的带通滤波处理;S22、对步骤S21得到的数据进行下采样,并进行计算数据筛选的带通滤波,将得到的数据分为检测部分和未检测部分;S23、若未检测部分的长度大于等于ks,提取未检测部分的前ks数据段;S24、对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进行特征值提取;S25、对步骤S24中提取的特征值进行初步判断,确认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是否为非惊厥数据;S26、若步骤24中提取的特征值经过步骤S25无法判断为非惊厥数据,对特征值进行标准化,使用步骤S18得到的分类模型Model进行预测:若预测为a,则认为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为惊厥数据;若预测为b,则认为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为非惊厥数据;S27、将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标记为检测部分,从未检测部分剔除;S28、循环步骤S23~S27,至所有数据检测完毕或未检测部分的长度小于ks。优选的,所述步骤S18中,使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神经网络等进行分类训练得到分类模型Model,其中,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准确率更高;若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训练,则训练时使用的模型为SVM分类模型(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核函数为RBF核函数(径向基核函数)、核函数的惩罚系数为10、核函数的伽马函数γ为特征向量总数的倒数。优选的,所述步骤S16中,对任一ks数据段,按照如下方式提取特征值:(a)频域主峰平均频率:先将ks数据段分隔成m段k/ms数据段;再计算每段k/ms数据段的功率密度谱,将每段k/ms数据段中幅值最大的波峰作为该k/ms数据段的主峰,得到对应的主峰频率;最后对m个主峰频率取平均值,即为该ks数据段的频域主峰平均频率;其中,m为正整数;(b)频域主峰平均频率标准差:基于步骤(a),计算m个主峰频率的标准差,即为该ks数据段的频域主峰平均频率标准差;(c)频域主峰平均波宽:基于步骤(a),对m个主峰对应的半波宽求平均值,即为该ks数据段的频域主峰平均波宽;(d)频域主峰功率占比平均值:基于步骤(a),对每个主峰对应的半波宽区域求功率,将其与所属k/ms数据段的总功率的比值作为该k/ms数据段的主峰功率占比,对m个主峰功率占比取平均值,即为该ks数据段的频域主峰功率占比平均值;(e)时域平均波峰高度:先将ks数据段分隔成n段k/ns数据段;再将每段k/ns数据段的最高的波峰高度作为波峰极值;最后对n个波峰极值取平均值,即为该ks数据段的时域平均波峰高度;其中,n为大于m的正整数;(f)时域波峰高度稳定性:基于步骤(e),将n个波峰极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作为该ks数据段的时域波峰高度稳定性;(g)时域平均波峰宽度:基于步骤(e),对n个波峰极值对应的半波宽求平均值,即为该ks数据段的时域平均波峰宽度;(h)时域波峰宽度稳定性:基于步骤(e),将n个波峰极值对应的半波宽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作为该ks数据段的时域波峰宽度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步骤S18中,剔除时域波峰高度稳定性和时域波峰宽度稳定性两个特征值后,对其余特征值进行分类训练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新生儿脑电信号的惊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阶段和检测阶段,具体如下:/n训练阶段:/nS11、采集P个惊厥新生儿的脑电信号作为样本,并进行剔除错误数据的带通滤波;/nS12、对步骤S11得到的所有样本进行下采样,并进行计算数据筛选的带通滤波;/nS13、将步骤S12得到的每一个样本分割成ks一段的数据段,不足ks的数据段舍去;/nS14、识别所有数据段,按照是否存在惊厥分成三个数据集,分别为惊厥数据集、非惊厥数据集和其他数据集,所有惊厥数据构成惊厥数据集,所有非惊厥数据构成非惊厥数据集,所有惊厥数据和非惊厥数据以外的ks数据段构成其他数据集;惊厥数据为ks数据段中的每一秒均出现惊厥信号的ks数据段,非惊厥数据为ks数据段中的每一秒均未出现惊厥信号的ks数据段;/nS15、将惊厥数据标记为a,非惊厥数据标记为b;/nS16、所有惊厥数据和非惊厥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nS17、对所有特征值进行标准化,得到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和方差;/nS18、对标准化后的特征值,从惊厥数据和非惊厥数据中分别随机选取Q条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选取步骤S16中提取的全部或部分特征值进行分类训练得到分类模型Model;/n测试阶段:/nS21、对采集到的新生儿脑电信号,进行剔除错误数据的带通滤波处理;/nS22、对步骤S21得到的数据进行下采样,并进行计算数据筛选的带通滤波,将得到的数据分为检测部分和未检测部分;/nS23、若未检测部分的长度大于等于ks,提取未检测部分的前ks数据段;/nS24、对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进行特征值提取;/nS25、对步骤S24中提取的特征值进行初步判断,确认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是否为非惊厥数据;/nS26、若步骤24中提取的特征值经过步骤S25无法判断为非惊厥数据,对特征值进行标准化,使用步骤S18得到的分类模型Model进行预测:若预测为a,则认为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为惊厥数据;若预测为b,则认为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为非惊厥数据;/nS27、将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标记为检测部分,从未检测部分剔除;/nS28、循环步骤S23~S27,至所有数据检测完毕或未检测部分的长度小于k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生儿脑电信号的惊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阶段和检测阶段,具体如下:
训练阶段:
S11、采集P个惊厥新生儿的脑电信号作为样本,并进行剔除错误数据的带通滤波;
S12、对步骤S11得到的所有样本进行下采样,并进行计算数据筛选的带通滤波;
S13、将步骤S12得到的每一个样本分割成ks一段的数据段,不足ks的数据段舍去;
S14、识别所有数据段,按照是否存在惊厥分成三个数据集,分别为惊厥数据集、非惊厥数据集和其他数据集,所有惊厥数据构成惊厥数据集,所有非惊厥数据构成非惊厥数据集,所有惊厥数据和非惊厥数据以外的ks数据段构成其他数据集;惊厥数据为ks数据段中的每一秒均出现惊厥信号的ks数据段,非惊厥数据为ks数据段中的每一秒均未出现惊厥信号的ks数据段;
S15、将惊厥数据标记为a,非惊厥数据标记为b;
S16、所有惊厥数据和非惊厥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
S17、对所有特征值进行标准化,得到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和方差;
S18、对标准化后的特征值,从惊厥数据和非惊厥数据中分别随机选取Q条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选取步骤S16中提取的全部或部分特征值进行分类训练得到分类模型Model;
测试阶段:
S21、对采集到的新生儿脑电信号,进行剔除错误数据的带通滤波处理;
S22、对步骤S21得到的数据进行下采样,并进行计算数据筛选的带通滤波,将得到的数据分为检测部分和未检测部分;
S23、若未检测部分的长度大于等于ks,提取未检测部分的前ks数据段;
S24、对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进行特征值提取;
S25、对步骤S24中提取的特征值进行初步判断,确认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是否为非惊厥数据;
S26、若步骤24中提取的特征值经过步骤S25无法判断为非惊厥数据,对特征值进行标准化,使用步骤S18得到的分类模型Model进行预测:若预测为a,则认为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为惊厥数据;若预测为b,则认为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为非惊厥数据;
S27、将步骤S23提取出的ks数据段标记为检测部分,从未检测部分剔除;
S28、循环步骤S23~S27,至所有数据检测完毕或未检测部分的长度小于k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生儿脑电信号的惊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8中,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训练得到分类模型Model;训练时使用的模型为SVM分类模型、核函数为RBF核函数、核函数的惩罚系数为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生儿脑电信号的惊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6中,对任一ks数据段,按照如下方式提取特征值:
(a)频域主峰平均频率:先将ks数据段分隔成m段k/ms数据段;再计算每段k/ms数据段的功率密度谱,将每段k/ms数据段中幅值最大的波峰作为该k/m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雯黄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