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501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8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鲜叶、晒青、凉青、做青、揉捻、发酵、干燥步骤;通过原料的选择再以萎凋做青为主达到边做青边发酵,通过乌龙茶摇青工艺和工夫红茶的生产工艺互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得高香型茶叶的香气得到充分的表现,形成独特的红茶香气,还可以使茶叶滋味更加鲜醇,为提高高香型工夫红茶的品质锦上添花,外型肥壮紧结,色泽乌润,味浓,汤色洪亮,叶底完整红艳,外观匀整、色泽均匀、断碎率低,而且滋味更加醇厚、耐冲泡,中低沸点的芳香类物质明显增多,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性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
,具体说是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占据了世界茶叶消费的80%以上,工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的红茶品种,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当前我国十九个省产茶,其中有十二个省先后生产工夫红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传统的红茶以萎凋揉捻发酵制作而成,传统的制作方法所制得的茶叶通常外形不匀整,色泽不均匀,断碎多,香气清淡而单一,入口滋味鲜醇但无回甘,冲泡次数在2次左右,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型肥壮紧结,色泽乌润,味浓,汤色红亮,滋味鲜醇、叶底完整红艳的红茶的加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鲜叶、晒青、凉青、做青、揉捻、发酵、干燥步骤;在采摘鲜叶时,选用野生生态茶鲜叶二叶一心为原料,在天气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鲜叶、晒青、凉青、做青、揉捻、发酵、干燥步骤;/n在采摘鲜叶时,选用野生生态茶叶二叶一心为原料,在天气晴朗的上午9点至下午4点采摘小开面的高香型茶叶;/n所述晒青步骤包括把茶青鲜叶均匀的摊在布席上,每平方米摊茶青量2-3kg,进行日光晒青,叶面失去光泽,出现青草气;控制温度在20-25℃,历时15-25分钟;/n所述凉青步骤包括把晒青后的茶青移至空调间,翻松后均匀摊放散热,放温度设置为16-18℃,直至叶面重新出现亮的光泽,叶态由软变硬;/n所述做青步骤为做青结合摇青和凉青的相结合的技术进行,凉青后的鲜叶放到摇青机,投叶量以机体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鲜叶、晒青、凉青、做青、揉捻、发酵、干燥步骤;
在采摘鲜叶时,选用野生生态茶叶二叶一心为原料,在天气晴朗的上午9点至下午4点采摘小开面的高香型茶叶;
所述晒青步骤包括把茶青鲜叶均匀的摊在布席上,每平方米摊茶青量2-3kg,进行日光晒青,叶面失去光泽,出现青草气;控制温度在20-25℃,历时15-25分钟;
所述凉青步骤包括把晒青后的茶青移至空调间,翻松后均匀摊放散热,放温度设置为16-18℃,直至叶面重新出现亮的光泽,叶态由软变硬;
所述做青步骤为做青结合摇青和凉青的相结合的技术进行,凉青后的鲜叶放到摇青机,投叶量以机体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宜;摇青后及时把摇青叶摊放在竹制水筛上进行凉青,摇青凉青交替进行,进行3次摇青,第一次摇青时间3-5分钟,转速10-15转/min,凉青时间1.5-2小时,第二次摇青7-10分钟,转速15-20转/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京福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