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99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七氟烷储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七氟烷储存罐的出口端贯通连接有鼓气泵,所述鼓气泵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气血混合装置,还包括进血口和出血口,所述进血口与气血混合装置贯通连接,所述气血混合装置的一端贯通连接有器官托盘,所述七氟烷储存罐的底部开设有入口端,且入口端贯通连接有气血分离装置,所述气血分离装置的一端与出血口贯通连接,所述气血分离装置的一端与器官托盘贯通连接,所述气血分离装置与器官托盘之间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气血混合装置与器官托盘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器官托盘的两端设置有吸收促进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避免再灌注损伤和吸收效果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缺血再灌注损伤指的是缺血后的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加重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七氟烷抑制炎性反应的效应及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性效应已在心肌、大脑、肾脏、肝脏等得到证实,其内源性器官保护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有的七氟烷在缺血再灌注中的处理中,通常为事先在器官中通入七氟烷气体对其进行预处理,处理过后再对需要移植的器官通入血液进行再灌注,但这种方法会造成气管一段时间内的血液供应量不足,形成无法避免的再灌注损伤,同时现有的通入七氟烷的过程全部依赖器官的自然吸收,吸收效果差。因此,设计避免再灌注损伤和吸收效果强的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及使用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七氟烷储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七氟烷储存罐的出口端贯通连接有鼓气泵,所述鼓气泵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气血混合装置,还包括进血口和出血口,所述进血口与气血混合装置贯通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血混合装置的一端贯通连接有器官托盘,所述七氟烷储存罐的底部开设有入口端,且入口端贯通连接有气血分离装置,所述气血分离装置的一端与出血口贯通连接,所述气血分离装置的一端与器官托盘贯通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血分离装置与器官托盘之间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气血混合装置与器官托盘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器官托盘的两端设置有吸收促进装置。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吸收促进装置包括活塞缸一和活塞缸二,所述活塞缸一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泵液壳一,所述活塞缸二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泵液壳二,所述泵液壳一与泵液壳二之间连接有折叠压缩体,所述折叠压缩体的内部填充有非牛顿流体。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泵液壳一和泵液壳二的内部均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为两个相互接触咬合的椭圆体,且椭圆体与泵液壳一和泵液壳二的内壁相互贴合。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血混合装置包括主气管,所述主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支气管,所述支气管上均匀分布有气体喷头,还包括无混合区、中混合区和高混合区,且无混合区、中混合区和高混合区内的气体喷头数量依次增多,所述无混合区、中混合区和高混合区沿着管路的血液流动方向交错分布。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器官托盘的内部安装有弹性膜,所述器官托盘的两侧对应连接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一端连接有气囊,所述弹性膜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通液接头,所述气囊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壁安装有单向阀,且每个进气管对应气囊内部单独开设的空腔,所述气囊的一侧安装有弧形体,所述弧形体的一侧均匀滑动连接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进气管为配合结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血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分液辊,所述分液辊的外壁均匀分布有分液板,所述分液辊的外部均匀开设有进液槽,所述分液辊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分液辊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进液槽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遮挡板,所述分液板的内部设置有半透膜,所述壳体的内壁为圆形,且壳体的内壁设置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与分液板为配合结构,所述进气腔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抽气泵。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鼓气泵开启并向器官托盘内泵入七氟烷,将进血口开启并向器官托盘内的器官泵入血液;b)将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关闭,顺向启动泵液壳一,逆向启动泵液壳二,此时活塞缸一和活塞缸二内的活塞均向右移动,使得两个通液接头向外抽血,使器官内的毛细血管因为负压作用而收缩;c)逆向启动泵液壳一,顺向启动泵液壳二,此时活塞缸一和活塞缸二内的活塞均向左移动,使得两个通液接头向内输血,使器官内的毛细血管因为正压作用而扩张;d)逆向启动泵液壳一和泵液壳二,此时活塞缸一内的活塞向左移动,活塞缸二内的活塞向右移动,使得两个通液接头向下运送血;e)顺向启动泵液壳一和泵液壳二,此时活塞缸一内的活塞向右移动,活塞缸二内的活塞向左移动,使得两个通液接头向上运送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1)通过设置有气血混合装置和气血分离装置,可以将单独的七氟烷预处理整合在给器官移植过程中的通血步骤,使得器官完全不打断血液供给,从而完全避免器官移植过程中缺血造成的再灌注损伤;(2)通过设置有中混合区、高混合区和无混合区,根据每个器官不同需要的七氟烷量来决定混合的程度,更加适合不同器官的需求,血液经过第一个无混合区后会流过下一个高混合区,由于不同预处理阶段毛细血管需要的混合量不同,此种方式可以使预处理效果更全面;(3)通过设置有吸收促进装置,在通入混合液后,通过加压、减压和混合液的流通,可以使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结构发生弹性改变,通过血管壁的张合运动提升吸收效果;(4)通过设置有半透膜和遮挡板等构件,可以在预处理结束后使血液和七氟烷更好的实现气液分离,分离后的七氟烷再次蒸发后回到储存罐内供下次使用,血液分离后可以经过处理再次进入循环,实现无损耗回收循环;(5)通过设置有器官托盘等构件,可以通过气囊将器官固定在一个位置,便于通入混合液,同时利用各个腔室的大小不同,根据不同器官的外部轮廓进行适应性调整,固定更加牢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毛细血管收缩过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上移混合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毛细血管扩张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下移混合过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气血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气血分离装置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气管托盘安装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气血混合装置使用原理图;图中:11、进血口;12、出血口;2、气血混合装置;3、气血分离装置;4、吸收促进装置;5、器官托盘;61、第一阀门;62、第二阀门;7、七氟烷储存罐;71、鼓气泵;8、蒸发器;21、无混合区;22、中混合区;23、高混合区;24、主气管;241、支气管;242、气体喷头;25、挡板;31、壳体;32、分液辊;321、分液板;3211、半透膜;322、进液槽;323、遮挡板;33、抽水泵;34、抽气泵;35、进气腔;41、活塞缸一;42、活塞缸二;411、活塞;43、泵液壳一;431、叶轮;44、泵液壳二;45、折叠压缩体;51、气囊;52、固定绳;53、通液接头;54、弹性膜;55、弧形体;56、按压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包括七氟烷储存罐(7),其特征在于:所述七氟烷储存罐(7)的出口端贯通连接有鼓气泵(71),所述鼓气泵(71)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气血混合装置(2),还包括进血口(11)和出血口(12),所述进血口(11)与气血混合装置(2)贯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包括七氟烷储存罐(7),其特征在于:所述七氟烷储存罐(7)的出口端贯通连接有鼓气泵(71),所述鼓气泵(71)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气血混合装置(2),还包括进血口(11)和出血口(12),所述进血口(11)与气血混合装置(2)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血混合装置(2)的一端贯通连接有器官托盘(5),所述七氟烷储存罐(7)的底部开设有入口端,且入口端贯通连接有气血分离装置(3),所述气血分离装置(3)的一端与出血口(12)贯通连接,所述气血分离装置(3)的一端与器官托盘(5)贯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血分离装置(3)与器官托盘(5)之间连接有第二阀门(62),所述气血混合装置(2)与器官托盘(5)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61),所述器官托盘(5)的两端设置有吸收促进装置(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促进装置(4)包括活塞缸一(41)和活塞缸二(42),所述活塞缸一(41)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泵液壳一(43),所述活塞缸二(42)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泵液壳二(44),所述泵液壳一(43)与泵液壳二(44)之间连接有折叠压缩体(45),所述折叠压缩体(45)的内部填充有非牛顿流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液壳一(43)和泵液壳二(44)的内部均设置有叶轮(431),所述叶轮(431)为两个相互接触咬合的椭圆体,且椭圆体与泵液壳一(43)和泵液壳二(44)的内壁相互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血混合装置(2)包括主气管(24),所述主气管(24)的一端连接有支气管(241),所述支气管(241)上均匀分布有气体喷头(242),还包括无混合区(21)、中混合区(22)和高混合区(23),且无混合区(21)、中混合区(22)和高混合区(23)内的气体喷头(242)数量依次增多,所述无混合区(21)、中混合区(22)和高混合区(23)沿着管路的血液流动方向交错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七氟烷缺血再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官托盘(5)的内部安装有弹性膜(5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余鹏余树春华福洲魏根肖凡邓伟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