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87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6
在比显示区域更外侧具备驱动器,在所述显示区域的边缘包含异形部,所述异形部为曲线状、或者以所述显示区域的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呈斜线状,在所述异形部的外侧,在具有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矩形区域具备多个第一型电路块,并且在使所述矩形区域旋转90度得到的矩形区域具备多个第二型电路块,所述第一边与所述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正交且比所述第一边短,所述第一型电路块形成有所述驱动器的单位电路,所述第二型电路块形成有所述驱动器的单位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显示部的曲线边缘的外侧(非显示部)排列驱动器的单位电路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9-1226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现有的方法中,存在非显示部(边框部)变大的问题。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形态的显示装置,在比显示区域更外侧具备驱动器,在所述显示区域的边缘包含异形部,所述异形部为曲线状、或者以所述显示区域的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呈斜线状,在所述异形部的外侧,在具有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矩形区域具备多个第一型电路块,并且在使所述矩形区域旋转90度得到的矩形区域具备多个第二型电路块,所述第一边与所述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正交且比所述第一边短,所述第一型电路块形成有所述驱动器的单位电路,所述第二型电路块形成有所述驱动器的单位电路。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能够使显示部在异形的显示装置中使边框区域缩小,且能够抑制单位电路间的电路元件的特性偏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2是表示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构成例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显示区域的子像素的构成例的电路图。图5的(a)是表示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的角部分的俯视图,(b)是表示电路块的俯视图。r>图6的(a)是表示扫描信号线驱动器的构成的电路图,(b)是表示扫描信号线驱动器的构成的时序图,(c)是表示单位电路的构成的电路图。图7是表示电路块的连接关系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电路块的连接关系的其它例子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显示装置的角部分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显示装置的角部分的另一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显示装置的角部分的又一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显示装置的角部分的另一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显示装置的角部分的另一变形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同层”指的是在同一工序(成膜工序)中形成的,“下层”指的是在比比较对象层更前的工序中形成的层,“上层”指的是在比比较对象层更后面的工序中形成的。图1是表示显示装置2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2是表示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构成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的构成的俯视图。当制造柔性显示装置时,如图1~图3所示,首先,在透光性的支承基板(例如,母玻璃)上形成树脂层12(步骤S1)。接着,形成阻挡层3(步骤S2)。接着,形成TFT层4(步骤S3)。接着,形成顶部发射型的发光元件层(例如,OLED元件层)5(步骤S4)。接着,形成密封层6(步骤S5)。接着,在密封层6上贴附上面薄膜(步骤S6)。接着,隔着支承基板向树脂层12的下表面照射激光而使支承基板与树脂层12之间的结合力降低,将支承基板从树脂层12剥离(步骤S7)。接着,在密封层12的下表面贴附下表面膜10(步骤S8)。接着,将包括下表面膜10、树脂层12、阻挡层3、TFT层4、发光元件层5、密封膜6的层叠体切割以获得多个单片(步骤S9)。接着,在获得的单片上贴附功能薄膜39(步骤S10)。接着,将电子电路基板(例如,IC芯片)安装于比显示部DA(参照图3)靠外侧的边框区域NA(步骤S11)。另外,所述各步骤是后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设备进行的。作为树脂层12的材料,例如可举出聚酰亚胺等,作为下面薄膜10的材料,例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阻挡层3是防止水、氧气等异物到达TFT层4、发光元件层5的层,例如可以由通过CVD法形成的氧化硅膜、氮化硅膜、氧氮化硅膜、或这些膜的层叠膜构成。TFT层4包括半导体膜15、比半导体膜15更上层的无机绝缘膜16(栅极绝缘膜)、比无机绝缘膜16更上层的栅极GE、比栅极GE更上层的无机绝缘膜18、比无机绝缘膜18更上层的电容配线CE、比电容配线CE更上层的无机绝缘膜20、比无机绝缘膜20更上层的源极配线SH、以及比源极配线SH更上层的平坦化膜21(层间绝缘膜)。半导体膜15由例如低温多晶硅(LTPS)或氧化物半导体构成,并且以包括半导体膜15、无机绝缘膜16和栅极GE的方式包括薄膜晶体管Tr(TFT)。在图2中,薄膜晶体管Tr(TFT)被表示为顶栅结构,但也可以是底栅结构。栅极GE、电容电极CE、源极配线SH由例如包含铝(Al)、钨(W)、钼(Mo)、钽(Ta)、铬(Cr)、钛(Ti)和铜(Cu)中的至少一种的金属的单层膜或层叠膜构成。栅极绝缘膜16/18/20可以由例如通过CVD法形成的氧化硅(SiOx)膜、氮化硅(SiNx)膜或它们的层叠膜构成。平坦化膜21可以由例如聚酰亚胺、丙烯酸等可涂布的感光性有机材料构成。发光元件层5(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层)包括比平坦化膜21更上层的阳极22、覆盖阳极22的边缘的绝缘性的阳极覆盖膜23、比阳极22更上层的EL(电致发光)层24以及比EL层24更上层的阴极25,并且在子像素电路设置有包括岛状的阳极22、EL层24和阴极25的发光元件ES(例如,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用于控制它们的控制电路。阳极覆盖膜23可以由例如聚酰亚胺、丙烯酸等可涂布的感光性有机材料构成。EL层24例如构成为从下层侧依次层叠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发光层是针对每个子像素并通过蒸镀法或喷墨法呈岛状形成的。其他层为岛状或整体(共用层)地形成。此外,也构成为不形成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一层以上。阳极22(anode)由例如ITO(IndiumTinOxide,铟锡氧化物)和Ag(银)或含Ag的合金通过层叠构成,并具有光反射性。阴极(cathode)25可以由MgAg合金(极薄的膜)、ITO(IndiumTinOxide,铟锡氧化物)、IZO(IndiumzincOxide,铟锌氧化物)等透光性的导电材料构成。当发光元件层5是OLED层时,空穴和电子通过阳极22和阴极25之间的驱动电流在EL层24内再结合而产生的激子下降到基态,从而释放光。由于阴极25具有透光性,阳极22具有光反射性,因此,从EL层24释放的光朝向上方,成为顶部发射。发光元件层5不限于构成OLED元件的情况,也可以构成无机发光二极管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密封层6具有透光性,且包含覆盖阴极25的无机密封膜26、比无机密封膜26更上层的有机密封膜27、比有机密封膜27更上层的无机密封膜28。覆盖发光元件层5的密封层6防止水、氧等异物向发光元件层5渗透。无机密封层26和无机密封层28分别是例如通过CVD法形成的氧化硅膜、氮化硅膜或氮氧化硅膜、或它们的层叠膜构成。有机密封膜27是具有平坦化效果的透光性有机膜,可以由例如丙烯酸等可涂布的有机材料构成。下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在比显示区域更外侧具备驱动器,在所述显示区域的边缘包含异形部,所述异形部为曲线状、或者以所述显示区域的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呈斜线状,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异形部的外侧,在具有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矩形区域具备多个第一型电路块,并且在使所述矩形区域旋转90度得到的矩形区域具备多个第二型电路块,所述第一边与所述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正交且比所述第一边短,所述第一型电路块形成有所述驱动器的单位电路,所述第二型电路块形成有所述驱动器的单位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在比显示区域更外侧具备驱动器,在所述显示区域的边缘包含异形部,所述异形部为曲线状、或者以所述显示区域的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呈斜线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异形部的外侧,在具有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矩形区域具备多个第一型电路块,并且在使所述矩形区域旋转90度得到的矩形区域具备多个第二型电路块,所述第一边与所述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正交且比所述第一边短,所述第一型电路块形成有所述驱动器的单位电路,所述第二型电路块形成有所述驱动器的单位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位电路包括多个电路元件,所述第二型电路块中的所述多个电路元件为使所述第一型电路块中的所述多个电路元件的布局旋转90度得到的布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所述第一型电路块的电路单元以及在所述延伸方向上排列有多个所述第二型电路块的电路单元沿着所述异形部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型电路块包括沿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时钟信号配线以及沿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电源配线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型电路块包括沿所述延伸方向延伸的时钟信号配线以及沿所述延伸方向延伸的电源配线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型电路块或多个所述第二型电路块被排列为使所述电路单元的外形为正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所述异形部的端部的外侧的电路单元和配置于所述异形部的中央部的外侧的电路单元中,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型电路块或所述第二型电路块的数量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形部为曲线状,
在所述异形部中的切线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呈规定范围的锐角的部分的外侧配置有电路单元,所述电路单元包括N个所述第一型电路块或N个所述第二型电路块,在规定范围外的呈锐角的部分的外侧配置有电路单元,所述电路单元包括M个所述第一型电路块或M个第二型电路块,N、M为2以上的整数,M>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型电路块及所述第二型电路块经由阶梯状的连结配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配线发送时钟信号、置位信号或复位信号或电源电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村武彦山田淳一横山真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