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复合电梯带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抬升和降低电梯轿厢的复合电梯带。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复合电梯带,其具有包括一个或多个芯层的承载体、嵌入在芯层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承载股线、与芯层相关联的多个齿、以及至少部分地覆盖承载体的一个或多个护套。本公开还涉及用于制作复合电梯带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用于竖直地运送人员和货物的电梯是现代住宅和商业建筑的组成部分。典型的电梯系统包括由提升系统抬高和降低的一个或多个电梯轿厢。提升系统通常包括从动槽轮组件和空转槽轮组件两者,附接到电梯轿厢的一个或多个受拉构件在从动槽轮组件和空转槽轮组件上被驱动。电梯轿厢由于受拉构件和驱动槽轮之间的牵引而抬升或下降。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受拉构件,包括钢缆、V形带、平带和链条,其中,槽轮组件具有相应的跑合表面,以在受拉构件与槽轮组件之间传递牵引力。当前电梯系统设计中的限制因素是受拉构件的最小弯曲半径。如果受拉构件被折曲超过其最小弯曲半径,则受拉构件内的压缩力可能超过受拉构件材料的断裂强度。受拉构件在其最小弯曲半径以下的连续操作可能以增加的和不可预测的速率引起疲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电梯带(100),包括:/n至少一个承载股线(10),其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n芯层(20),其包裹所述至少一个负载载体股线(10);/n第一组多个齿(30),其横向延伸穿过所述芯层(20)的顶表面,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包括与所述芯层(20)相关联的根部(32)和尖端部分(33);和/n第一套层(50),其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延伸,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的至少所述尖端部分(33)与所述第一套层(50)的底表面(52)相关联。/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9 US 15/940,5651.一种复合电梯带(100),包括:
至少一个承载股线(10),其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
芯层(20),其包裹所述至少一个负载载体股线(10);
第一组多个齿(30),其横向延伸穿过所述芯层(20)的顶表面,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包括与所述芯层(20)相关联的根部(32)和尖端部分(33);和
第一套层(50),其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延伸,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的至少所述尖端部分(33)与所述第一套层(50)的底表面(52)相关联。
2.一种复合电梯带(100),包括:
至少一个承载体(26),其包括多个承载股线(10),其中,所述承载股线(10)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
芯层(20),其包裹所述多个承载股线(10);
第一组多个齿(30),其横向延伸穿过所述芯层(20)的顶表面,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包括与所述芯层(20)相关联的根部(32)和尖端部分(33);
其中,所述多个承载股线(10)布置为使得在所述承载股线(20)之间设置无承载股线的空间(23);其中,所述空间(23)形成直的连续通道,所述连续通道从所述承载体(26)的第一末端(24)行进到所述承载体(26)的相对末端(25)。
3.一种复合电梯带(100),包括:
至少一个承载体(26),其包括多个承载股线(10),其中,所述承载股线(10)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
芯层(20),其包裹所述多个承载股线(10);
第一组多个齿(30),其横向延伸穿过所述芯层(20)的顶表面,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包括与所述芯层(20)相关联的根部(32)和尖端部分(33);和
第一套层(50),其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延伸,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的至少所述尖端部分(33)与所述第一套层(50)的底表面(52)相关联;
其中,所述多个承载股线(10)布置为使得在所述承载股线(10)之间设置无承载股线的空间(23);
其中,所述空间(23)形成直的连续通道,所述连续通道从所述承载体(26)的第一末端(24)行进到所述承载体(26)的相对末端(25)。
4.一种复合电梯带(100),包括:
至少一个承载体(26),其包括多个承载股线(10),其中,所述承载股线(10)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
芯层(20),其包裹所述多个承载股线(10);
其中,所述多个承载股线(10)布置为使得在所述承载股线(10)之间设置无承载股线的空间(23);
其中,所述空间(23)形成直的连续通道,所述连续通道从所述承载体(26)的第一末端(24)行进到所述承载体(26)的相对末端(25)。
5.一种复合电梯带(100),包括:
至少一个承载体(26),其包括多个承载股线(10),其中,所述承载股线(10)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
芯层(20),其包裹所述多个承载股线(10);和
第一套层(50),其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延伸;
其中,所述多个承载股线(10)布置为使得在所述承载股线(10)之间设置无承载股线的空间(23);
其中,所述空间(23)形成直的连续通道,所述连续通道从所述承载体(26)的第一末端(24)行进到所述承载体(26)的相对末端(25)。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在整个所述承载体(26)上设置有多个无承载股线(10)的空间(23),并且其中,每个空间(23)形成直的连续通道,所述连续通道从所述承载体(26)的第一末端(24)行进到所述承载体(26)的相对末端(25)。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多个承载股线(10)布置成多个组(G1、G2、G3、G4、G5、G6、G7、G8、G10、G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每个组(G1、G2、G3、G4、G5、G6、G7、G8、G10、G12)通过另外的材料(27)来包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另外的材料(27)选自包括以下的组:胶料、聚合材料、硅材料或其任意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空间(23)覆盖0μm至50μm之间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承载股线(10)具有2μm至20μm范围内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空间(23)能够适于覆盖所述承载体(26)的整个剖面上的变化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芯层(20)包括杨氏模量小于2GPa的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复合电梯带,其中,所述承载股线(10)的纤维体积比在40%至70%的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通过纤维来增强。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通过纤维来增强,所述纤维定位在相对于所述承载股线(10)的所述纵向方向(L)的横向或交叉方向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内的齿的高度在15μm至1mm的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中的每一个在不平行于所述纵向方向(L)的方向上横向延伸穿过所述芯层(20)的顶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尖端部分(33)与所述第一套层(50)的底表面(52)相关联,使得所述芯层(20)和所述第一套层(50)在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中的相邻齿之间限定横向延伸的、无材料的凹槽。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还包括:
第二组多个齿(40),其横向延伸穿过所述芯层(20)的底表面,所述第二组多个齿(40)包括与所述芯层(20)相关联的根部(42)和尖端部分(43)。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还包括:
第二组多个齿(40),其横向延伸穿过所述芯层(20)的底表面,所述第二组多个齿(40)包括与所述芯层(20)相关联的根部(42)和尖端部分(43);和
第二套层(60),其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延伸,所述第二组多个齿(40)的至少所述尖端部分(43)与所述第二套层的顶表面(61)相关联。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二组多个齿中的每一个在不平行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方向上横向延伸穿过所述芯层的底表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二组多个齿(40)内的齿的高度在15μm至1mm的范围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内的齿的高度和所述第二组多个齿(40)内的齿的高度相同。
25.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一组多个齿(30)的高度和所述第二组多个齿(40)的高度相同。
26.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一组多个齿是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关于所述芯层反射的所述第二组多个齿的镜像图像。
27.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一组多个齿相对于所述第二组多个齿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偏移。
28.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二组多个齿(40)通过纤维来增强。
29.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二组多个齿(40)通过纤维来增强,所述纤维定位在相对于所述承载股线(10)的所述纵向方向(L)的横向或交叉方向上。
3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一组多个齿中的每一个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剖面中具有多边形轮廓,其中,所述多边形轮廓包括矩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五边形中的一个或多个。
31.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芯层(20)和所述第一套层(50)具有相异的成分。
3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芯层(20)包括热塑性和/或热固性材料。
33.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复合电梯带(100),其中,所述第一套层(50)包括热塑性和/或热固性材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菲尔德豪森,弗兰克·都德,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与运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