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MS系统中电池采样线错接保护电路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BMS系统,尤其涉及一种BMS系统中电池采样线错接保护电路和方法。
技术介绍
在动力电池系统中,利用多节电池串联实现大电压输出,由于单体电池数量众多,且每个单体电池的性能参数存在差异,这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造成很大影响。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电池管理系统(BMS)来同步每个单体电池的充电和放电,保证每节单体电池的剩余容量基本一致,目前最常用的就是电池均衡技术。每个单体电池的正负两端均通过采样线和BMS系统相连接,n个单体电池就有n+1根采样线。由于采样线众多,在BMS系统组装过程中如果出现采样线连接错误的情况,BMS系统就会产生负电压,会导致均衡模块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由于采样线连接错误对BMS系统造成破坏。为了解决电池正负反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通常的解决方案在电池的正端或者负端串接MOS开关电路,如图2所示。当单体电池线路正常连接时,设计开关电路使P-MOS管的栅极电压低于源极电压,开关管导通;当单体电池线路连接反向时,PMOS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MS系统中电池采样线错接保护电路,每个单体电池正负极均通过采样线与BMS系统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至少包括控制模块、使能控制单元、驱动单元、MOS开关单元和继电器单元,其中,每个单体电池正负极均并接一继电器单元,所有继电器单元的感应输出端共同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引脚相连接,任一采样线连接错误时,该感应输出端都能产生感应信号;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感应信号后控制第二引脚输出控制信号;/n所述使能控制单元与控制模块的第二引脚和驱动单元相连接,用于在控制信号未来临时输出使能信号以使所述驱动单元输出驱动电压,以及在控制信号来临时输出非使能信号以使所述驱动单元关闭输出;/n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MS系统中电池采样线错接保护电路,每个单体电池正负极均通过采样线与BMS系统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至少包括控制模块、使能控制单元、驱动单元、MOS开关单元和继电器单元,其中,每个单体电池正负极均并接一继电器单元,所有继电器单元的感应输出端共同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引脚相连接,任一采样线连接错误时,该感应输出端都能产生感应信号;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感应信号后控制第二引脚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使能控制单元与控制模块的第二引脚和驱动单元相连接,用于在控制信号未来临时输出使能信号以使所述驱动单元输出驱动电压,以及在控制信号来临时输出非使能信号以使所述驱动单元关闭输出;
每根采样线中均串接一MOS开关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有MOS开关单元相连接,当驱动单元输出驱动电压时所有MOS开关单元均导通,否则所有MOS开关单元均截止;
所述继电器单元采用电压继电器,继电器的输入端并接在单体电池两端,在其输入回路串接第三电阻R3和第一二极管D1;继电器的输出端一端与第一地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作为感应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一引脚相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R3采用PTC热敏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系统中电池采样线错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控制单元包括光耦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MOS管,所述光耦U1的发光器受控于控制信号,所述光耦U1的受光器一端与第二地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VDD端相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二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驱动单元的使能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MS系统中电池采样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锋,王金铭,徐振宇,王章权,任条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