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反接防倒灌充电保护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反接防倒灌充电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在混合动力汽车、火车以及飞机等系统中,蓄电池组作为重要的能量储备单元,作为系统的应急电源使用。为了使蓄电池组处于满电状态,配备在线式充电器。若蓄电池组的电压高于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或者电池反接时,可能会通过充电器DC/DC模块内的变压器线圈等形成回路,可能造成充电器损坏,甚至导致电池的爆炸,引起火灾等严重的后果。现有技术中,防倒灌保护电路一般在充电器的输出端串联二极管或MOS管;电池防反接保护电路主要采用输出端并联反接二极管,串接保险丝的方式来实现。大电流充电时防倒灌二极管上具有较大的压降,发热较严重,降低充电器的转换效率;当电池反接时,会通过蓄电池、反接二极管、保险丝形成大电流回路,熔断保险丝,保护充电器,但需更换保险丝等,增加维修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反接防倒灌充电保护电路,当蓄电池组电压大于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时,防止电流倒灌,当蓄电池组正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反接防倒灌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防倒灌模块和反接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控开关和第二电控开关,所述第一电控开关和第二电控开关串联在充电回路中并位于充电输入正极端和充电输出正极端之间;所述防倒灌模块包括电压比较电路,该电压比较电路采集和比较充电输入正极端和充电输入负极端之间的电压及充电输出正极端和充电输出负极端之间的电压,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和第二电控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反接检测模块的采集端与充电输出正极端电连接,所述反接检测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和第二电控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接防倒灌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防倒灌模块和反接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控开关和第二电控开关,所述第一电控开关和第二电控开关串联在充电回路中并位于充电输入正极端和充电输出正极端之间;所述防倒灌模块包括电压比较电路,该电压比较电路采集和比较充电输入正极端和充电输入负极端之间的电压及充电输出正极端和充电输出负极端之间的电压,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和第二电控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反接检测模块的采集端与充电输出正极端电连接,所述反接检测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和第二电控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接防倒灌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和第二电控开关均为低导通电阻的PMOS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反接防倒灌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为MOS管Q1,所述第二电控开关为MOS管Q2,所述MOS管Q1的D极与充电输入正极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S极和G极一一对应与所述MOS管Q2的S极和G极电连接,在所述MOS管Q1的G极和MOS管Q2的G极之间串联有电阻R1和电阻R2,在所述MOS管Q1和MOS管Q2的S极的公共端与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的公共端之间并联有电阻R3,所述MOS管Q2的D极与充电输出正极端电连接;所述充电输入负极端与充电输出负极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1和MOS管Q2中寄生二极管的正向电流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民常,宋海峰,张志锋,张勇,李淑平,刘春生,胡韶芳,宋波,张家山,许帅杰,周凤翔,于清海,张增杰,任青松,李伟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