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交联型纳米纤维素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纤维素功能膜及锂离子电池用电解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交联型纳米纤维素基凝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离子电池以其高功率输出和高能量密度、低电荷损耗、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锂离子电池将在能源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锂离子电池一般由阳极、阴极、隔膜和电解质组成。其中,电解质是离子输运的载体,在阳极和阴极之间起着传导离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和高能量密度的保证。传统的电解质可分为液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液态电解质是锂离子电池最常用的电解质,具有质子电导率高(10-3~10-2Scm-1),电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存在电解液泄露和以及难以抑制锂晶枝生长而导致的锂离子电池短路甚至爆炸等安全问题。而固态电解质能很好的解决上述的安全问题,但也存在着室温下离子电导率过低和电极界面相容性太差的重大缺陷。在此基础上,1975年,Feuillad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交联型纳米纤维素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以交联型纳米纤维素膜为基体材料,在基体材料中引入电解液制得;/n所述交联型纳米纤维素膜是采用环氧氯丙烷在碱性条件下与纳米纤维素发生交联反应制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交联型纳米纤维素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以交联型纳米纤维素膜为基体材料,在基体材料中引入电解液制得;
所述交联型纳米纤维素膜是采用环氧氯丙烷在碱性条件下与纳米纤维素发生交联反应制得。
2.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交联型纳米纤维素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纤维素与环氧氯丙烷在碱性条件发生交联反应,将反应制得的交联型纳米纤维素采用流延法成膜,浸渍于电解液中,制得所述锂离子电池用交联型纳米纤维素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纳米纤维素分散在无水乙醇中,所述纳米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0.5~1.5wt%,然后加入氢氧化钠乙醇溶液调节分散液的pH值至8~10,室温碱化30~90min;
S2.向步骤S1制得的分散液中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所述环氧氯丙烷的质量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薇,王健霖,王巍,张松,王淳玉,覃程荣,王双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