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林娣专利>正文

空心电感器线圈的绕制系统与绕线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451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电感器线圈的绕制系统,包括固定的支架梁,所述支架梁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竖向朝下,所述输出轴的下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旋转圆盘,所述旋转圆盘的下侧同轴心连接有筒形绕线器,所述筒形绕线器随所述输出轴同步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能精确严格的缠绕成预定螺旋距的空心电感产品,而且空心电感绕制完成后能顺利的无损脱落;具体的无损脱落过程和螺旋弯曲的约束过程详见具体实施了的方法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心电感器线圈的绕制系统与绕线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心电感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空心电感的“感抗”值大大低于实心电感,空心电感较适用于频率较广的场合,空心电感的结构只有线圈没有铁芯,由直线漆包铜线塑性弯曲形变而成,现有的空心电感结构往往采用直接螺旋缠绕在柱体上,这样无法保证精准严格的螺旋弯曲,而且空心电感在绕制完成后,在取下空心电感成品时,空心电感的内壁与所缠绕的柱体容易发生滑动摩擦而造成铜导线上的漆皮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心电感器线圈的绕制系统与绕线工艺。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空心电感器线圈的绕制系统,包括固定的支架梁,所述支架梁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竖向朝下,所述输出轴的下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旋转圆盘,所述旋转圆盘的下侧同轴心连接有筒形绕线器,所述筒形绕线器随所述输出轴同步旋转;所述筒形绕线器能将从储线端引出的直线漆包铜线绕制成塑性弯曲形变的螺旋状的空心电感线圈。进一步的,所述筒形绕线器的一侧还包括定滑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心电感器线圈的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的支架梁(27),所述支架梁(27)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29),所述步进电机(29)的输出轴(28)竖向朝下,所述输出轴(28)的下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旋转圆盘(8),所述旋转圆盘(8)的下侧同轴心连接有筒形绕线器(3),所述筒形绕线器(3)随所述输出轴(28)同步旋转;所述筒形绕线器(3)能将从储线端引出的直线漆包铜线(25)绕制成塑性弯曲形变的螺旋状的空心电感线圈(22)。/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心电感器线圈的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的支架梁(27),所述支架梁(27)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29),所述步进电机(29)的输出轴(28)竖向朝下,所述输出轴(28)的下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旋转圆盘(8),所述旋转圆盘(8)的下侧同轴心连接有筒形绕线器(3),所述筒形绕线器(3)随所述输出轴(28)同步旋转;所述筒形绕线器(3)能将从储线端引出的直线漆包铜线(25)绕制成塑性弯曲形变的螺旋状的空心电感线圈(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电感器线圈的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绕线器(3)的一侧还包括定滑轮(23),所述定滑轮(23)转动安装在滑轮座(24)上,所述滑轮座(24)能沿竖向方向上下直线位移;从储线端沿竖向方向引出的直线漆包铜线(25)先跨过所述定滑轮(23)后再横向引出并挠制在所述筒形绕线器(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电感器线圈的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绕线器(3)下端高度处设置有剪断装置(26),所述剪断装置(26)能将所在位置的直线漆包铜线(25)剪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电感器线圈的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绕线器(3)上端高度处设置有夹线装置(30),所述夹线装置(30)能夹住漆包铜线的起始线头端(22.1);所述夹线装置(30)通过支架(31)与所述旋转圆盘(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电感器线圈的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绕线器(3)包括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一圆弧壁(2.1)、第二圆弧壁(2.2)、第三圆弧壁(2.3)和第四圆弧壁(2.4);第一圆弧壁(2.1)与第四圆弧壁(2.4)之间嵌位设置有第一圆弧嵌位壁(1.1),第一圆弧壁(2.1)与第二圆弧壁(2.2)之间嵌位设置有第二圆弧嵌位壁(1.2),第二圆弧壁(2.2)与第三圆弧壁(2.3)之间嵌位设置有第三圆弧嵌位壁(1.3),所述第三圆弧壁(2.3)与第四圆弧壁(2.4)之间嵌位设置有第四圆弧嵌位壁(1.3);
所述第一圆弧壁(2.1)、第二圆弧壁(2.2)、第三圆弧壁(2.3)、第四圆弧壁(2.4)、第一圆弧嵌位壁(1.1)、第二圆弧嵌位壁(1.2)、第三圆弧嵌位壁(1.3)和第四圆弧嵌位壁(1.3)组合成竖筒状的所述筒形绕线器(3);
竖筒状的所述筒形绕线器(3)的整体结构的外壁上同轴心设置有螺旋状铜线约束沟槽(21);螺旋状铜线约束沟槽(21)的螺旋路径与目标产品“空心电感线圈(22)”的螺旋路径一致;
所述第一圆弧嵌位壁(1.1)/第二圆弧嵌位壁(1.2)/第三圆弧嵌位壁(1.3)/第四圆弧嵌位壁(1.3)两侧的侧端面均记为A滑动面(01);第一圆弧壁(2.1)/第二圆弧壁(2.2)/第三圆弧壁(2.3)/第四圆弧壁(2.4)两侧的侧端面均记为B滑动面(01),各所述A滑动面(01)均与所相邻的B滑动面(01)滑动配合;
还包括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四组水平的电动伸缩器(5),四组所述电动伸缩器(5)的尾端分别通过四根竖向的固定杆(6)与所述旋转圆盘(8)固定连接;第一圆弧嵌位壁(1.1)、第二圆弧嵌位壁(1.2)、第三圆弧嵌位壁(1.3)和第四圆弧嵌位壁(1.3)的上端均沿长度方向一体化连接有一条延长壁(4);四组所述电动伸缩器(5)的四组水平伸缩杆(05)的末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四所述延长壁(4)的末端;
在竖向视图下,各所组所述水平伸缩杆(05)的轴线(12)均经过第一圆弧嵌位壁(1.1)/第二圆弧嵌位壁(1.2)/第三圆弧嵌位壁(1.3)/第四圆弧嵌位壁(1.3)的弧形圆心;
各水平伸缩杆(05)的轴线(12)与所对应的第一圆弧嵌位壁(1.1)/第二圆弧嵌位壁(1.2)/第三圆弧嵌位壁(1.3)/第四圆弧嵌位壁(1.3)上的A滑动面(01)平行;所述水平伸缩杆(05)在做伸出运动时,会带动所对应第一圆弧嵌位壁(1.1)/第二圆弧嵌位壁(1.2)/第三圆弧嵌位壁(1.3)/第四圆弧嵌位壁(1.3)做逐渐靠近筒形绕线器(3)的轴线的运动;
第一圆弧壁(2.1)、第二圆弧壁(2.2)、第三圆弧壁(2.3)和第四圆弧壁(2.4)的中部高度处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铰接座(17),各所述铰接座(17)的上端铰接部和下端铰接部分别上下对称铰接连接有一根朝上倾斜的上连杆(16)和一根朝下倾斜的下连杆(19);所述筒形绕线器(3)的轴心处上下同轴心设置有上圆盘形铰接座(14)和下圆盘形铰接座(20);各所述上连杆(16)的上端均通过铰接件铰接在上圆盘形铰接座(14)上,各所述下连杆(19)的下端均通过铰接件铰接在下圆盘形铰接座(20)上;所述上圆盘形铰接座(14)的下侧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器(1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器(15)下端的第一伸缩杆(18)的下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下圆盘形铰接座(20);所述上连杆(16)、下连杆(19)和第一电动伸缩器(15)三者构成稳定的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两等腰分别为上连杆(16)和下连杆(19);
所述旋转圆盘(8)的下侧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器(9),所述第二电动伸缩器(9)下端的第二伸缩杆(13)的下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上圆盘形铰接座(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心电感器线圈的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状铜线约束沟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林娣
申请(专利权)人:陆林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