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用地的更新空间和更新方向的评价方法
本申请涉及城市建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用地的更新空间和更新方向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类设施需求的不断增加,合理且科学的规划空间资源,是每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而对已有的工业用地进行分类研究,提出更新空间和更新方向更是规划空间资源的重要环节。现有相关技术中,通过人工对于城市规划评估相关的信息进行判别,得出与城市规划和评估相关的数据后,对需要的数据进行全面搜集。而后根据数据的属性整理出基础数据、指标数据和评估数据。得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和运算,最后得到专项分析结果。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对数据进行全面收集,而后再分类整理、建模计算,过程繁琐,容易出错,不易保证结果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进一步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业用地的更新空间和更新方向的评价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工业用地的更新空间和更新方向的评价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用地的更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用地的更新空间和更新方向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收集与整理(1):对工业用地中各个企业的空间效率(11)进行计算,得出空间效率分数(111);/n对工业用地中各个企业的经济效率(12)进行统计并处理,得出经济效率分数(121);/n对工业用地中各个企业的企业资质(13)进行调查,得出企业资质分数;/n数据计算(2):根据S=k*SE+m*EE+AS得出工业用地分数(21);/n其中S为工业用地分数(21)、k为第一权重比、m为第二权重比、SE为所述空间效率分数(111)、EE为所述经济效率分数(121)、AS为所述企业资质分数;/n设置评价结果判定条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用地的更新空间和更新方向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收集与整理(1):对工业用地中各个企业的空间效率(11)进行计算,得出空间效率分数(111);
对工业用地中各个企业的经济效率(12)进行统计并处理,得出经济效率分数(121);
对工业用地中各个企业的企业资质(13)进行调查,得出企业资质分数;
数据计算(2):根据S=k*SE+m*EE+AS得出工业用地分数(21);
其中S为工业用地分数(21)、k为第一权重比、m为第二权重比、SE为所述空间效率分数(111)、EE为所述经济效率分数(121)、AS为所述企业资质分数;
设置评价结果判定条件(3):预先设置第一分数阈值(31);
评价结果输出(4):将所述工业用地分数(21)与第一分数阈值(31)进行比较,得出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地的更新空间和更新方向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效率(11)包括容积率(112)和建筑密度(113);所述空间效率分数(111)=容积率分数(1121)+建筑密度分数(1131);
所述经济效率(12)包括集约利用评价(122)和税收排名(123);所述经济效率分数(121)=集约利用评价分数(1221)+税收排名分数(1231);
所述评价结果包括保留工业用地(41)、工业用地升级(42)、工业用地改生产性研发用地(43)和工业用地改公共服务用地(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用地的更新空间和更新方向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约利用评价(122)根据企业在其所属工业用地中的地均产出排名(1222)和人均产出排名(1223)进行分级,所述集约利用评价(122)等级越高对应的所述集约利用评价分数(1221)越大;
所述税收排名(123)按照地均税收值进行排序,所述地均税收值=总税收/总占地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用地的更新空间和更新方向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评价结果判定条件(3)还包括外部发展条件(32),所述外部发展条件(32)包括TOD模式影响条件(321)和生态保育影响条件(322);当工业用地中的企业符合所述外部发展条件(32)中的任意一个条件时,所述价评结果不为所述保留工业用地(41)和工业用地升级(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用地的更新空间和更新方向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OD模式影响条件(321)设置为工业用地中的企业与轨道交通站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先设置的距离阈值以内,若在,则该企业符合TOD模式影响条件(321);
所述生态保育影响条件(322)设置为工业用地中的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周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