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430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用于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制造阶段对公差引起的产品外观(间隙、面差)、噪音、振动、装配干涉、产品互换性差、制造周期长、产品合格率低进行管理,该解决方案以公差为切入点,通过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以及产品的制造阶段对产品的检测数据建立分析和反馈,实现尺寸数据流从设计到制造再到设计的闭环循环反馈;实现产品零件尺寸公差从设计到工艺,到制造再到检测的全程跟踪和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尺寸公差设计和管理的能力,提高产品结构设计优化的迭代效率。从而实现产品的一致性提高,装配质量,装配效率的提升以及设计稳健性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提高,最终实现提质量、降成本、上批量、缩周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公差管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公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机械制造领域,85%的质量性能问题都是由尺寸问题引起的。由于尺寸公差管理不善,导致很多企业花了很大的投入,研发的新产品,无法实现量产,或者产品在装配中经常出现装不上(装配干涉)、振动、异响、噪音过大等质量性能问题。传统的质量控制手段主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6西格玛等以管理为主,公差的部分则主要依靠相关标准和经验。随着现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目前的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数字化制造和智能化制造的质量管控需要。一些企业也会通过尺寸链计算及公差分析来提升产品的设计质量,但主要通过手工、excel、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效率低,只能分析一些简单问题。也没有和实际生产形成闭环反馈,设计与制造脱节,不能真正起到实效。另外,广大工艺设计人员还是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及工序尺寸、余量分析,对于复杂零件由于存在多次甚至几十次的基准转换,加工工序同时涉及镀层,热处理等多种加工方法,手工计算无法完成。工艺人员往往凭经验做简单判断,导致实际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用于企业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生产制造阶段对产品进行公差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差管理至少包括尺寸链计算及公差仿真分析工具和数据智能匹配系统;所述尺寸链计算及公差仿真分析工具包括基于CAT技术的工艺尺寸链仿真分析平台和装配尺寸链仿真分析平台,所述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产品的设计阶段,用于根据设计需求对产品进行设计,该步骤包括:确定设计计划,制定产品方案,通过方案进行结构设计以及CAE仿真分析,确定产品的零部件基本尺寸及装配关系,标注出各个零部件的基本尺寸;/nS2:公差设计阶段,用于在完成步骤S1后,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该步骤包括:根据配合的基本尺寸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用于企业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生产制造阶段对产品进行公差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差管理至少包括尺寸链计算及公差仿真分析工具和数据智能匹配系统;所述尺寸链计算及公差仿真分析工具包括基于CAT技术的工艺尺寸链仿真分析平台和装配尺寸链仿真分析平台,所述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产品的设计阶段,用于根据设计需求对产品进行设计,该步骤包括:确定设计计划,制定产品方案,通过方案进行结构设计以及CAE仿真分析,确定产品的零部件基本尺寸及装配关系,标注出各个零部件的基本尺寸;
S2:公差设计阶段,用于在完成步骤S1后,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该步骤包括:根据配合的基本尺寸查询企业设计标准或者国标,确定零部件的设计公差;
S3:装配公差仿真阶段,用于在完成步骤S2后,根据零部件设计公差进行装配公差仿真,该步骤包括:使用所述装配尺寸链仿真分析平台进行装配公差仿真分析,若通过该平台分析满足设计要求则储存数据并生成报告,若不满足设计需求则需要对公差进行优化或者重新进行公差分配以达到设计要求;
S4:工艺设计阶段,用于在完成步骤S3后,根据满足设计要求的公差进行工艺设计,该步骤包括:根据企业自身的整体加工能力对零部件的加工基准、加工工序、工序尺寸、加工余量、镀层厚度进行设计;
S5:工艺公差匹配性查阶段,用于完成S4步骤后,对工艺设计进行仿真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尚成常海涛杨玉玲郭飞鹏林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诚智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