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可控的界面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122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可控的界面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该测试装置包括下基座、框架、下支撑架、上支撑架、上基座以及金属电极组件;框架固定于下基座上,其由上横梁、下横梁以及连接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两端之间的立柱组成;下支撑架与框架下横梁固连,上支撑架与框架上横梁移动配合,且下支撑架和上支撑架相对的两端置于框架内,上基座与上支撑架上端面固连,其上放置有调压块。测试系统包括依次电连接的调压器、试验变压器、保护水阻以及前述测试装置,前述测试装置置于油缸中。该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可用于研究界面的表面粗糙度、界面压力、界面填充物等因素对界面击穿电压的影响规律,从而为电力电缆接头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等提供指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可控的界面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性能测试
,涉及测试击穿电压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可控的界面击穿电压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自2000年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电缆入地工作,目前我国在运的地下电力电缆总长度已超过100万公里。其中,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因其优异的电气及机械性能应用最为广泛。由于受到生产和运输条件的限制,每盘电缆的生产长度难以满足实际生产运行的需要,因此需要使用电缆接头连接多段电缆以满足实际电缆长度需求。而电缆接头等电缆附件由于其本身独特的多层固体复合绝缘结构,且需要在现场条件下安装成型,影响其绝缘性能的因素较多,使得电缆接头成为地下电缆系统的薄弱环节。现场运行经验表明,电缆接头多层固体绝缘界面间的沿面爬电击穿,是导致电缆接头故障的主要原因。电缆接头在运行过程中由电缆接头绝缘与电缆本体绝缘构成双层固体复合绝缘结构,电缆接头双层固体绝缘间的界面击穿强度是表征电缆接头绝缘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前期研究表明,绝缘界面的表面粗糙度、界面压力、固体介质弹性模量、界面填充物等因素均对复合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可控的界面击穿电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的下基座(1)、框架(2)、下支撑架(3)、上支撑架(4)、上基座(5),以及金属电极组件(7);所述框架(2)固定于下基座(1)上,其由上横梁、下横梁以及连接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两端之间的立柱组成;所述下支撑架(3)与框架下横梁固连,上支撑架(4)与框架上横梁移动配合,且下支撑架(3)和上支撑架(4)相对的两端置于框架(2)内,用于夹持由两个试样对接而成的被试件(13);所述上基座(5)与上支撑架上端面固连,其上放置有调压块(14);所述金属电极组件(7)包括第一金属电极(701)和第二金属电极(702),第一金属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可控的界面击穿电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的下基座(1)、框架(2)、下支撑架(3)、上支撑架(4)、上基座(5),以及金属电极组件(7);所述框架(2)固定于下基座(1)上,其由上横梁、下横梁以及连接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两端之间的立柱组成;所述下支撑架(3)与框架下横梁固连,上支撑架(4)与框架上横梁移动配合,且下支撑架(3)和上支撑架(4)相对的两端置于框架(2)内,用于夹持由两个试样对接而成的被试件(13);所述上基座(5)与上支撑架上端面固连,其上放置有调压块(14);所述金属电极组件(7)包括第一金属电极(701)和第二金属电极(702),第一金属电极(701)和第二金属电极(702)穿过框架(2)两侧面延伸至框架内,第一金属电极(701)和第二金属电极(702)的接触面分别与两试样对接位置的侧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可控的界面击穿电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架(3)下端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下横梁宽度相适应的卡接口一(301),下支撑架(3)通过卡接口一(301)卡置于框架(2)的下横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可控的界面击穿电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4)下端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上横梁宽度相适应的卡接口二(401),卡接口二(401)的中心位置处设计有和上支撑架一体成型的连接杆(402),上支撑架4通过卡接口二卡置于上横梁上,且连接杆穿过框架上横梁置于框架(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可控的界面击穿电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试装置还包括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设置于上基座(5)和框架(2)两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可控的界面击穿电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结构相同,均包括头部和与头部可拆卸连接的尾部,头部呈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台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媛徐兴全姚玉海王智晖杨亚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