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中深层地热供暖的利用中,主要有两种技术:在地热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多采用直接利用地热水供暖的方式;在地热水资源不丰富或是地热水资源缺乏的地区采用不取水换热技术。不取水换热技术一般采用套管换热方式,内管用于输送未加热的流体,外管用于换热,内外管之间用于输送经过地温加热的流体。整个过程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换热过程。而实际取热不取水换热技术在用于民用建筑供暖时,民用建筑的供暖需求往往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譬如白天气温高,热需求比较小,夜晚温度低,热需求比较大;在供暖的初、末期室外气温高,热需求比较小,在严寒期室外气温低,热需求比较大。存在着换热能力和民用建筑供暖规律不尽吻合的情况,为了保证严寒期的供暖效果,往往需设计足够多的取热不取水换热井,往往造成投资增高、效益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提高蓄热换热一体井能效的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管换热器,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包括安装在岩土体内的外管,在所述的外管内间隔套有芯管,所述的芯管的底壁高于外管的底壁,所述的芯管的底部通过芯管支架与外管的内壁固定相连;从外管和芯管之间的空腔的顶部进入外管和芯管之间的空腔的换热水回水经由芯管底部流入芯管内并从芯管顶部出口流出,在所述的芯管的内壁上固定有固体蓄热材料,在所述的外管和芯管之间的空腔内的回水与岩土体换热,在所述的芯管内的回水与固体蓄热材料换热,在所述的芯管上上下间隔安装有多个芯管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固体蓄热材料的温度;/n热泵主机,该热泵主机的蒸发器入口与芯管的顶部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管内蓄热换热一体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管换热器,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包括安装在岩土体内的外管,在所述的外管内间隔套有芯管,所述的芯管的底壁高于外管的底壁,所述的芯管的底部通过芯管支架与外管的内壁固定相连;从外管和芯管之间的空腔的顶部进入外管和芯管之间的空腔的换热水回水经由芯管底部流入芯管内并从芯管顶部出口流出,在所述的芯管的内壁上固定有固体蓄热材料,在所述的外管和芯管之间的空腔内的回水与岩土体换热,在所述的芯管内的回水与固体蓄热材料换热,在所述的芯管上上下间隔安装有多个芯管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固体蓄热材料的温度;
热泵主机,该热泵主机的蒸发器入口与芯管的顶部出口通过安装有第一阀门的第一供热管路连通,所述的热泵主机的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二供热管路分别与用户设备入水口相连,所述的用户设备出水口分别通过安装有第二水泵的第一回水管路与热泵主机的冷凝器入口连通,所述的热泵主机的蒸发器出口通过安装有第一水泵、第二阀门的第二回水管路与外管和芯管之间的空腔的顶部入口连通;
板式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迎春,刘军,马洪亭,农奥兵,孙杰,何航校,曾武清,李永田,李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