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类热力单元蓄能互联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暖
,特别涉及一种多类热力单元蓄能互联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采用燃煤、燃气等方式进行供热采暖、供热水会带来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采用电热泵方式替代燃煤、燃气方式更加清洁,而且比电锅炉、发热电缆等电直热方式效率更高。采用单纯空气源热泵供暖,在寒冷条件下,空气源热泵效率会下降得很低,且出水温度达不到末端带暖气片设备的要求,使得无法达到预期的供暖效果,而且导致成本大幅增加。但现有的蓄能热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该系统中的蓄能水箱主要作用是作为缓冲水箱,储水温度仅为15度,蓄能温差很小,蓄能能量很少,如需具备应用价值,水箱体积将非常大。(2)该系统不能充分利用低电价时段电价。由于电力系统负荷特点,晚上谷电价格便宜;随着未来电力现货市场的开展,电力价格会随着电力供需情况实时波动,低电价时段电价会非常低,具备非常大的利用价值,该类系统蓄能能力非常小,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3)在晚上、假期等非正常供暖时段,热泵系统需低温防冻运行,此时负荷很低,呈现大机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类热力单元蓄能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介质源热力单元(1)、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蓄能单元(9)以及末端设备(12),/n所述第一介质源热力单元(1)、所述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所述末端设备(12)通过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依次串联连接,所述蓄能单元(9)并联连接至所述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与所述末端设备(12)的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之间,/n其中,所述第一介质源热力单元(1)与所述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之间的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缓冲单元(2),/n所述第一介质源热力单元(1)与所述末端设备(12)之间配置有旁通供水管路(I)、旁通回水管路(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类热力单元蓄能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介质源热力单元(1)、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蓄能单元(9)以及末端设备(12),
所述第一介质源热力单元(1)、所述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所述末端设备(12)通过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依次串联连接,所述蓄能单元(9)并联连接至所述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与所述末端设备(12)的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介质源热力单元(1)与所述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之间的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缓冲单元(2),
所述第一介质源热力单元(1)与所述末端设备(12)之间配置有旁通供水管路(I)、旁通回水管路(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类热力单元蓄能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泵(3)、第二泵(6)以及第三泵(11),
其中,所述第一泵(3)设置于与所述缓冲单元(2)相连接的所述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的供水管路上;所述第二泵(6)设置于与所述末端设备(12)相连接的所述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的回水管路上;所述第三泵(11)设置于与所述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相连接的所述末端设备(12)的供水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类热力单元蓄能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阀门,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和所述末端设备(12)之间的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类热力单元蓄能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蓄能单元(9)相连接的所述第二介质源热力单元(5)的出水管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席东生,白天亮,
申请(专利权)人:清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