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增强蓄热型换热一体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99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型换热一体井结构,包括安装在岩土体内的井管、安装在井管上部的芯管、安装在井管上侧外部以及芯管内部的保温材料、安装在井管内的上下筛板以及填充在上下筛板之间的储热材料。由增强型换热一体井所构成的供热系统除了包含增强型换热一体井外,还包括循环水泵、热泵主机、板式换热器、太阳能集热器、风机盘管、地板采暖、暖气片和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蓄热技术、换热技术和供暖的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热井的潜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提高增强型换热一体井的能效,从而起到节约初期投资、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蓄热型换热一体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体井,特别涉及一种增强蓄热换热一体井。
技术介绍
在中深层地热供暖工程中,主要有两种技术。在地热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直接利用地热水供暖的方式;在地热水资源不丰富或是地热水资源缺乏的地区采用不取水换热技术。不取水换热技术采用的是套管换热的方式,外管壁用于换热,内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用于输送需加热的流体,内管用于输送经过加热的流体。整个过程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换热过程。不取水换热技术用于民用建筑供暖时,民用建筑的供暖需求往往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譬如白天气温高,热需求比较小;夜晚温度低,热需求比较大;在供暖的初、末期室外气温高,热需求比较小;在严寒期室外气温低,热需求比较大。因此,存在不取水换热井的能量供给和民用建筑供暖需求规律不尽吻合的情况。为了保证舒适的供暖效果,往往需要部署足够多的不取水换热井,使得投资过高、效益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起到填谷削峰作用的增强型热换热一体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强蓄热型换热一体井,包括: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蓄热型换热一体井,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置在岩土体内的井管,所述的井管上部分位于常温地层,下部分位于增温地层,在所述的井管的上部分中间装有芯管,其中芯管的顶部出口作为井管的出口,在位于芯管和井管之间的腔室的顶部设置有井管的入口;/n在芯管内壁上以及位于常温地层以上的井管外壁上分别覆盖有保温层,所述的芯管的底部固定在上筛板上,在所述的上筛板下方的井管内安装有下筛板,所述的上筛板和下筛板的外边缘分别固定在井管的内壁上,在所述的上筛板和下筛板之间填充有固体蓄热材料,在所述的固体蓄热材料中沿竖直方向开有多个换热通道,每一个所述的换热通道的顶部开口与上筛板上的筛孔连通且每一个所述的换热通道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蓄热型换热一体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岩土体内的井管,所述的井管上部分位于常温地层,下部分位于增温地层,在所述的井管的上部分中间装有芯管,其中芯管的顶部出口作为井管的出口,在位于芯管和井管之间的腔室的顶部设置有井管的入口;
在芯管内壁上以及位于常温地层以上的井管外壁上分别覆盖有保温层,所述的芯管的底部固定在上筛板上,在所述的上筛板下方的井管内安装有下筛板,所述的上筛板和下筛板的外边缘分别固定在井管的内壁上,在所述的上筛板和下筛板之间填充有固体蓄热材料,在所述的固体蓄热材料中沿竖直方向开有多个换热通道,每一个所述的换热通道的顶部开口与上筛板上的筛孔连通且每一个所述的换热通道的底部开口与下筛板上的筛孔连通,在固体蓄热材料上上下间隔安装有多个蓄热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固体蓄热材料的温度;
热泵主机,该热泵主机的蒸发器入口与井管的出口通过安装有第一阀门的第一供热管路连通,所述的热泵主机的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二供热管路分别与用户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迎春刘军马洪亭农奥兵孙杰何航校曾武清李永田李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