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以防止碳灰在内壁堆积的高效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炉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气板,所述抽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侧面啮合连接有螺纹板,所述导液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液板,所述挡液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挡液板的左侧且位于挤压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延时管,所述延时管的内部啮合连接有延时杆。该可以防止碳灰在内壁堆积的高效锅炉,通过刮杆与螺杆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当煤炭在炉体内燃烧时,防止炭颗粒在炉体内壁堆积的效果。
An efficient boiler which can prevent carbon ash from accumulating on the inne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防止碳灰在内壁堆积的高效锅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为一种可以防止碳灰在内壁堆积的高效锅炉。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在将煤炭投入到炉体内燃烧时,由于炉体内部温度较低使得部分煤炭无法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导致煤炭产生未燃烧充分的炭颗粒漂起附着在炉体的内壁上,长期以往,炉体内壁会积累一层炭颗粒,并且逐渐加厚,不但缩小了炉体的内部空间,而且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碳灰在内壁堆积的高效锅炉,具备当煤炭在炉体内燃烧时,防止炭颗粒在炉体内壁堆积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锅炉无法防止炭颗粒在炉体内壁堆积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当煤炭在炉体内燃烧时,防止炭颗粒在炉体内壁堆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防止碳灰在内壁堆积的高效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炉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气板,所述抽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侧面啮合连接有螺纹板,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离心轮,所述离心轮的侧面穿插设置有刮杆,所述抽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齿杆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动力轮,所述承接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承接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喷出管,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水银箱,所述水银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液板,所述挡液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挡液板的左侧且位于挤压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延时管,所述延时管的内部啮合连接有延时杆。优选的,所述延时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压感开关。优选的,所述压感开关的左侧设置有挤压块。优选的,所述收集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动力轮的内部设置有发条环,在控制动力轮的电机关闭时,自动反向转动,将上方的离心轮拉回初始位置。优选的,所述挤压杆与触发杆的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触发杆的底部设置有三角块,触发杆持续向右移动与挤压块接触,通过底部设置的三角块对挤压块进行挤压,使得挤压块向下移动,将移动到挤压块下方的压感开关向下挤压。优选的,所述延时管在支撑杆表面开设的滑槽内滑动,使得延时管与压感开关同步移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碳灰在内壁堆积的高效锅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可以防止碳灰在内壁堆积的高效锅炉,通过刮杆与螺杆的配合使用,在将煤炭投入到炉体内部时,由于炉体内部温度较低使得部分煤炭无法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导致煤炭产生未燃烧充分的炭颗粒漂起附着在炉体的内壁上。此时,由于煤炭的不断燃烧,炉体内温度逐渐升高,对水银箱加热,使得水银箱内部的水银膨胀,推动挡液板,挡液板向左移动带动挤压杆向左移动,挤压左侧的压感开关,使得控制动力轮的电机启动,动力轮转动将与之啮合的齿杆向上带动,进而通过抽气板将螺杆向上带动,螺杆在向上移动时会与螺纹板啮合传动,使得螺杆转动,进而导致螺杆顶部的离心轮在上移时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刮杆甩出,与炉体内壁接触并进行滑动,将附着在炉体内壁的炭颗粒刮除。随着炉体内温度继续升高,水银继续膨胀,触发杆持续向右移动与挤压块接触,通过底部设置的三角块对挤压块进行挤压,使得挤压块向下移动,将移动到挤压块下方的压感开关向下挤压,压感向下移动带动下方的延时杆同步移动,但延时杆会与延时管进行啮合传动,故压感开关不会马上被挤压脱离挤压杆的挤压,故在炉体内大小达到不会产生炭颗粒的温度时,离心轮仍然会持续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得刮杆能够完全将炉体内壁附着的炭颗粒刮除。在压感开关被挤压块挤压脱离挤压杆的挤压时,控制动力轮的电机关闭,在动力轮内部发条环的作用下,动力轮发生转动,通过齿杆将抽气板向下带动,进而将上方的离心力收回,而刮杆已经将炉体内壁的炭颗粒刮去,从而达到了当煤炭在炉体内燃烧时,防止炭颗粒在炉体内壁堆积的效果。2、该可以防止碳灰在内壁堆积的高效锅炉,通过收集管与抽气板的配合使用,在抽气板向上移动时,会通过收集管对炉体内部进行抽气,进而将刮杆在炉体内壁刮落的炭颗粒吸入到承接管内部,在抽气板向下移动时,承接管内部气体被挤压,通过喷出管将吸入到炭颗粒喷出到进气管出气口,使得炭颗粒在炉体内与氧气充分接触,继而充分燃烧,从而达到了将刮除的炭颗粒点燃二次燃烧避免浪费资源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整体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承接管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与挡液板连接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与延时杆连接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挤压块剖视示意图。图中:1、炉体,2、进气管,3、承接管,4、抽气板,5、螺杆,6、离心轮,7、刮杆,8、螺纹板,9、齿杆,10、动力轮,11、收集管,12、喷出管,13、水银箱,14、导液管,15、挡液板,16、挤压杆,17、触发杆,18、支撑杆,19、压感开关,20、延时杆,21、延时管,22、挤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可以防止碳灰在内壁堆积的高效锅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材料是不锈钢,可以有效防止设备被腐蚀,极大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企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炉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炉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承接管3,承接管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气板4,抽气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5,螺杆5的侧面啮合连接有螺纹板8,螺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离心轮6,离心轮6的侧面穿插设置有刮杆7,刮杆7远离轮心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活动块,便于刮除炉体1内壁的炭颗粒,抽气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杆9,齿杆9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动力轮10,动力轮10的内部设置有发条环,在控制动力轮10的电机关闭时,自动反向转动,将上方的离心轮6拉回初始位置,承接管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管11,承接管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喷出管12,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银箱13,水银箱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液管14,导液管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液板15,挡液板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6,挤压杆16与触发杆17的长度相同,挡液板15的左侧且位于挤压杆1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触发杆17,触发杆17的底部设置有三角块,触发杆17持续向右移动与挤压块22接触,通过底部设置的三角块对挤压块22进行挤压,使得挤压块22向下移动,将移动到挤压块22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防止碳灰在内壁堆积的高效锅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炉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承接管(3),所述承接管(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气板(4),所述抽气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侧面啮合连接有螺纹板(8),所述螺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离心轮(6),所述离心轮(6)的侧面穿插设置有刮杆(7),所述抽气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杆(9),所述齿杆(9)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动力轮(10),所述承接管(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管(11),所述承接管(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喷出管(12),所述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银箱(13),所述水银箱(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液管(14),所述导液管(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液板(15),所述挡液板(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6),所述挡液板(15)的左侧且位于挤压杆(1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触发杆(17),所述触发杆(17)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延时管(21),所述延时管(21)的内部啮合连接有延时杆(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防止碳灰在内壁堆积的高效锅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炉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承接管(3),所述承接管(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气板(4),所述抽气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侧面啮合连接有螺纹板(8),所述螺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离心轮(6),所述离心轮(6)的侧面穿插设置有刮杆(7),所述抽气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杆(9),所述齿杆(9)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动力轮(10),所述承接管(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管(11),所述承接管(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喷出管(12),所述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银箱(13),所述水银箱(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液管(14),所述导液管(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液板(15),所述挡液板(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6),所述挡液板(15)的左侧且位于挤压杆(1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触发杆(17),所述触发杆(17)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延时管(21),所述延时管(21)的内部啮合连接有延时杆(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老桂,
申请(专利权)人:李老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