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96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5
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包括炉体内部底板上方设置有炉排,炉体内部设置有水冷屏,炉体内部空间被水冷屏分隔主炉膛和副炉膛,主炉膛和副炉膛顶部相互连通,炉体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炉体顶部设置有锅筒,锅筒底部与换热管道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炉体的内壁上方处设置有集灰装置,炉体的外壁嵌设有清灰板,该炉体内部空间被水冷屏分隔主炉膛和副炉膛,使得该炉体在有限的空间内极大的增加了物料燃烧行程,使物料燃烧更彻底,不会再对流受热面上结焦,保证了锅炉出力,提升了锅炉的热效率;该炉体内部设置有集灰装置,通过集灰装置可以对炉体内燃烧产生的飞灰进行收集,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飞灰阻隔燃烧效果,达到强化燃烧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
本技术属于
,具体是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强制循环链条锅炉,是由炉膛、对流管束、锅筒、炉排等组成的,均采用单炉膛结构,且由于受到锅炉房高度的限制,锅炉的炉膛高度方向受限,导致煤粒在炉膛内的燃烧行程过短,多数煤粒处于未燃烬的高温状态,随后直接进入对流部分,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炉膛出口冒火现象,高温的煤粒易在对流受热面上结焦,仅单靠吹灰难以清除,进而影响锅炉出力,并且未燃烬的煤粒成为排渣,相当于直接损失的热量,也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包括炉体内部底板上方设置有炉排,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水冷屏,所述炉体内部空间被所述水冷屏分隔主炉膛和副炉膛,所述主炉膛和副炉膛顶部相互连通,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所述炉体顶部设置有锅筒,所述锅筒底部与所述换热管道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炉体的内壁上方处设置有集灰装置,所述炉体的外壁嵌设有清灰板,所述炉体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烟管,所述烟管位于所述副炉膛的一侧。优选的,所述集灰装置包括灰斗和环板,所述灰斗外壁与所述炉体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可以容纳储灰的空间,所述灰斗采用镂空圆台形结构,所述环板焊接在所述炉体内壁,所述灰斗设置于所述环板上方。优选的,所述清灰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扣板,所述炉体表面开设有配合所述扣板贴合的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扣板套接在所述螺纹杆上,所述螺纹杆上位于所述扣板外侧套接有旋转盘。优选的,所述旋转盘与所述扣板之间设置有压簧。优选的,所述中环板上表面与所述清灰板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炉体内部副炉膛深度为主炉膛深度的一半。本技术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该炉体内部空间被水冷屏分隔主炉膛和副炉膛,使得该炉体在有限的空间内极大的增加了物料燃烧行程,使物料燃烧更彻底,不会再对流受热面上结焦,保证了锅炉出力,提升了锅炉的热效率;该炉体内部设置有集灰装置,通过集灰装置可以对炉体内燃烧产生的飞灰进行收集,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飞灰阻隔燃烧效果,达到强化燃烧作用,且炉体外壁设置有可拆卸的清灰板,使得集灰装置收集的飞灰清除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炉排;2、换热管道;3、炉体;4、清灰板;5、集灰装置;501、灰斗;502、环板;6、锅筒;7、烟管;8、水冷屏;9、旋转盘;10、螺纹杆;11、压簧;12、扣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炉体3内部底板上方设置有炉排1,炉体3内部设置有水冷屏8,炉体3内部空间被水冷屏8分隔主炉膛和副炉膛,主炉膛和副炉膛顶部相互连通,炉体3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2,炉体3顶部设置有锅筒6,锅筒6底部与换热管道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炉体3的内壁上方处设置有集灰装置5,炉体3的外壁嵌设有清灰板4,炉体3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烟管7,烟管7位于副炉膛的一侧,炉体3内部副炉膛深度为主炉膛深度的一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炉体3内部空间被水冷屏8分隔主炉膛和副炉膛,使得该炉体3在有限的空间内极大的增加了物料燃烧行程,使物料燃烧更彻底,不会再对流受热面上结焦,保证了锅炉出力,提升了锅炉的热效率。实施例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集灰装置5包括灰斗501和环板502,灰斗501外壁与炉体3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可以容纳储灰的空间,灰斗501采用镂空圆台形结构,环板502焊接在炉体3内壁,灰斗501设置于环板502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灰装置5可以对物料燃烧产生的飞灰进行收集,当物料燃烧时产生的飞灰进入灰斗501外壁与炉体3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时,飞灰可以沉降下来,集中在该空间内,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飞灰阻隔燃烧效果,达到强化燃烧作用。实施例3: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清灰板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扣板12,炉体3表面开设有配合扣板12贴合的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螺纹杆10,扣板12套接在螺纹杆10上,螺纹杆10上位于扣板12外侧套接有旋转盘9,旋转盘9与扣板12之间设置有压簧11。环板502上表面与清灰板4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旋转盘9可以对扣板12进行松紧,当旋转盘9拆下时,可以将清灰板4取下,这样就可以通过清灰板4位置处的通孔将集灰装置5内收集的飞灰清除。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3)内部底板上方设置有炉排(1),所述炉体(3)内部设置有水冷屏(8),所述炉体(3)内部空间被所述水冷屏(8)分隔主炉膛和副炉膛,所述主炉膛和副炉膛顶部相互连通,所述炉体(3)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2),所述炉体(3)顶部设置有锅筒(6),所述锅筒(6)底部与所述换热管道(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炉体(3)的内壁上方处设置有集灰装置(5),所述炉体(3)的外壁嵌设有清灰板(4),所述炉体(3)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烟管(7),所述烟管(7)位于所述副炉膛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3)内部底板上方设置有炉排(1),所述炉体(3)内部设置有水冷屏(8),所述炉体(3)内部空间被所述水冷屏(8)分隔主炉膛和副炉膛,所述主炉膛和副炉膛顶部相互连通,所述炉体(3)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2),所述炉体(3)顶部设置有锅筒(6),所述锅筒(6)底部与所述换热管道(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炉体(3)的内壁上方处设置有集灰装置(5),所述炉体(3)的外壁嵌设有清灰板(4),所述炉体(3)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烟管(7),所述烟管(7)位于所述副炉膛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制循环链条锅炉双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装置(5)包括灰斗(501)和环板(502),所述灰斗(501)外壁与所述炉体(3)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可以容纳储灰的空间,所述灰斗(501)采用镂空圆台形结构,所述环板(502)焊接在所述炉体(3)内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强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绿源能源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