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的定位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880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保护槽组件、第二保护槽组件和套筒组件;其中,套筒组件中的各个套筒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对应区域的各个插筋的位置一一对应,用以插设各插筋;第一保护槽组件和第二保护槽组件均套设在套筒组件上,并且,第一保护槽组件和保护槽组件二者中的一个叠至在另一个之上,用以对所述套筒组件进行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与插筋对应区域内的套筒组件和第一保护槽组件及第二保护槽组件组合成一个整体,实现插筋同上部预制墙板套筒精准定位的同时能对插筋进行较好的防护,有效的避免因外力碰撞等原因导致的插筋发位移或变形的情况出现,减少对后续施工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的定位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现浇结构与预制结构的连接,预制墙板需坐落在底层插筋上,预制墙板在安装前,需要在安装位置预留插筋,插筋的位置必须准确,否则会影响墙板安装的速度和效率。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振捣、外力碰撞等原因,插筋经常发生位移或者变形,造成插筋间距同图纸不一致,无法与上层预制墙板底部套筒一一对应,给施工操作造成诸多不便。现有技术中,针对此项问题,一般是借助人力将发生位移或者变形钢筋根据目测掰直,这样不能保证插筋间距,更不能保证插筋同上部预制墙板套筒一一对应。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插筋与上部预制墙板套筒对准操作过程繁琐且容易对插筋造成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保护槽组件、第二保护槽组件和套筒组件;其中,所述套筒组件中的各个套筒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对应区域的各个插筋的位置一一对应,用以插设各所述插筋;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和所述第二保护槽组件均套设在所述套筒组件上,并且,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和所述保护槽组件二者中的一个叠至在另一个之上,用以对所述套筒组件进行定位。进一步地,上述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横向通槽;其中,每组中的各所述横向通槽穿设于所述套筒组件中对应的所述套筒且所述横向通槽的底部抵接在所述套筒上。进一步地,上述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中,每组所述横向通槽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横向通槽,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通槽插接连接。进一步地,上述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二保护槽组件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纵向通槽;其中,每组中的各所述纵向通槽均置于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之上,且各所述纵向通槽均穿设于所述套筒组件中对应的所述套筒。进一步地,上述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中,每组所述纵向通槽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纵向通槽,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纵向通槽插接连接。进一步地,上述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中,所述横向通槽和所述纵向通槽均包括:槽体;其中,所述槽体靠近第一端的侧壁设置有插接头,所述槽体靠近第二端的侧壁设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槽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组装孔,所述组装孔与所述插接口相配合,用以插接相邻的所述槽体的插接头。进一步地,上述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中,所述插接头上开设有与所述组装孔相对应的连接孔,用以穿设紧固件,从而实现相邻两个所述槽体的插接连接。进一步地,上述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中,所述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和支撑体;其中,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套筒本体的轴心共线,且所述支撑体沿所述套筒本体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或所述保护槽组件的底部抵接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套筒本体上方设置有外螺纹,用以紧固套设在其上的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或所述第二保护槽组件。进一步地,上述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中,所述套筒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插筋的直径。进一步地,上述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中,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弹性缓冲层。本专利技术中,将与插筋对应区域内的套筒组件和第一保护槽组件及第二保护槽组件组合成一个整体,制作成一种标准化组件,可拼装模拟出图纸设计的灌浆套筒的排布形式和间距,将该装置安装到对应区域的插筋上,即可用来检测各插筋的间距是否与设计的一致;并且,该装置为整体式连接,可以在插筋受到外力撞击影响时,对其进行较好的受力分摊,从而保护插筋不变形不弯折,组件可重复利用率高,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定位装置加工繁琐且重复利用率低,造成材料浪费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实际使用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中保护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中单个横向通槽或者纵向通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中相邻两个横向通槽或者纵向通槽的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保护槽组件1、第二保护槽组件2和套筒组件3;其中,所述套筒组件3中的各个套筒3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对应区域的各个插筋的位置一一对应,用以插设各所述插筋;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1和所述第二保护槽组件2均套设在所述套筒组件3上,并且,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1和所述保护槽组件二者中的一个叠至在另一个之上,用以对所述套筒组件3进行定位。具体而言,套筒组件3中各套筒31的位置与对应区域的各个插筋的位置一一对应。各套筒3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对应区域中各插筋的间距确定。各套筒31的直径可以大于插筋的直径,以便于插筋插入各套筒31中。套筒31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套筒31可以采用钢材质制成,为了避免插筋与套筒31之间硬接触,套筒31内部设置有弹性缓冲层(图中未示出)。该弹性缓冲层可以为软橡胶材质。第一保护槽组件1和第二保护槽组件2可以均为通槽结构,二者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不同。第一保护槽组件1置于第二保护槽组件2之上或者第二保护槽组件2置于第一保护槽组件1之间均可。第一保护组件可以沿横向设置,第二保护槽组件2沿纵向设置。第一保护槽组件1与第二保护槽组件2呈夹角设置,具体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优选的,第一保护槽组件1与第二保护槽组件2垂直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槽组件2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1之上,以适应插筋4与上层预制墙板底部套筒31对准的实际应用场景。第一保护槽组件1和第二保护槽组件2套设并固定在套筒组件3上部,以对套筒组件3中的各套筒31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将各套筒31的位置固定,进而实现了对应区域中各个插筋的准确定位,同时,将定位保护装置安装在插筋上,可以对插筋起到防护作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因外力碰撞等原因,造成插筋发生位移或变形,造成插筋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槽组件、第二保护槽组件和套筒组件;其中,/n所述套筒组件中的各个套筒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对应区域的各个插筋的位置一一对应,用以插设各所述插筋;/n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和所述第二保护槽组件均套设在所述套筒组件上,并且,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和所述保护槽组件二者中的一个叠至在另一个之上,用以对所述套筒组件进行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槽组件、第二保护槽组件和套筒组件;其中,
所述套筒组件中的各个套筒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对应区域的各个插筋的位置一一对应,用以插设各所述插筋;
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和所述第二保护槽组件均套设在所述套筒组件上,并且,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和所述保护槽组件二者中的一个叠至在另一个之上,用以对所述套筒组件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横向通槽;其中,
每组中的各所述横向通槽穿设于所述套筒组件中对应的所述套筒且所述横向通槽的底部抵接在所述套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横向通槽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横向通槽,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通槽插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槽组件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纵向通槽;其中,
每组中的各所述纵向通槽均置于所述第一保护槽组件之上,且各所述纵向通槽均穿设于所述套筒组件中对应的所述套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PC墙体插筋定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纵向通槽包括至少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锐韩琪尹传斌曾一顾海文刘梅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