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结构墙以及建筑结构墙的构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墙以及建筑结构墙的构筑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行业中,筑造墙体时,一般通过在钢筋结构框架两侧支设内模板和外模板,然后再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浇筑墙体。现有技术中,墙体的外墙面和内墙面的平整度较差,并且墙体浇筑成功后,需要拆掉模板,并重新在外墙面和内墙面进行装饰,例如进行涂刷,贴瓷砖,或者干挂大理石,甚至重新加设保温材料。对于该种墙体,一方面外墙面和内墙面的平整度较差,另一方面,后续需要对墙体进行重新处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墙体的内外墙面具有更佳的美观度,并使得墙体的构筑更加精确,大大提高了构筑质量的建筑结构墙及其构筑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墙,包括外模板组、钢筋结构框架和内模板组,所述外模板组和内模板组分别设于所述钢筋结构框架的两侧,所述外模板组和内模板组分别连接到所述钢筋结构框架上,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板组、钢筋结构框架和内模板组,所述外模板组和内模板组分别设于所述钢筋结构框架的两侧,所述外模板组和内模板组分别连接到所述钢筋结构框架上,所述外模板组和内模板组以及钢筋结构框架之间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墙体结构;/n其中,所述外模板组由多个外模板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内模板组由多个内模板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均为保温装饰一体化免拆模板,/n所述外模板组的各个外模板与所述钢筋结构框架之间,以及所述内模板组的各个内模板与所述钢筋结构框架之间均设有预连接件,所述预连接件将所述各个外模板以及各个所述内模板分别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板组、钢筋结构框架和内模板组,所述外模板组和内模板组分别设于所述钢筋结构框架的两侧,所述外模板组和内模板组分别连接到所述钢筋结构框架上,所述外模板组和内模板组以及钢筋结构框架之间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墙体结构;
其中,所述外模板组由多个外模板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内模板组由多个内模板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均为保温装饰一体化免拆模板,
所述外模板组的各个外模板与所述钢筋结构框架之间,以及所述内模板组的各个内模板与所述钢筋结构框架之间均设有预连接件,所述预连接件将所述各个外模板以及各个所述内模板分别连接到所述钢筋结构框架上,所述预连接件能够调节所述外模板组的各个外模板之间的平齐度,以及能够调节内模板组的各个内模板之间的平齐度,从而形成平整的外墙面和内墙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连接件包括固定座、调节杆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座,所述调节杆第一端的端头上旋拧有所述调节螺母,
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钢筋结构框架上,所述调节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对应的外模板或者内模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上设有螺纹部,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纹部穿过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垂直设置,所述固定座经所述第一板焊接于所述钢筋结构框架上,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二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平行于地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第二端上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