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特别是高层或者高档住宅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领域中,墙体结构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与居民的居住安全紧紧相联系。目前,现有的墙体结构通常是采用空心砖、板砖砌成墙体,或者浇注整面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地震时抗震能力较差,且在墙体受到外部冲击后容易产生开裂,因此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其优点在于提高了墙体的抗震性能,可防止建筑墙体结构受到破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包括内墙体和外墙体,所述内墙体和外墙体之间形成中空层,所述中空层内纵向分布有若干抗震柱,所述抗震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缓冲弹力件,所述中空层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缓冲弹力件一一对应的缓冲槽,所述缓冲弹力件置于所述缓冲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墙体或外墙体受到外部冲击力时,其力的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包括内墙体(1)和外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体(1)和外墙体(2)之间形成中空层(3),所述中空层(3)内纵向分布有若干抗震柱(4),所述抗震柱(4)的两端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缓冲弹力件(5),所述中空层(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缓冲弹力件(5)一一对应的缓冲槽(6),所述缓冲弹力件(5)置于所述缓冲槽(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包括内墙体(1)和外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体(1)和外墙体(2)之间形成中空层(3),所述中空层(3)内纵向分布有若干抗震柱(4),所述抗震柱(4)的两端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缓冲弹力件(5),所述中空层(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缓冲弹力件(5)一一对应的缓冲槽(6),所述缓冲弹力件(5)置于所述缓冲槽(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柱(4)包括顶钢板(41)、底钢板(42)以及交替设置于所述顶钢板(41)和底钢板(42)之间的中钢板(43)和橡胶板(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钢板(41)和底钢板(42)上均设置有容置缓冲弹力件(5)的固定槽(45),所述固定槽(45)内填充有海绵层(45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新乔,郑志彬,林晓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汇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