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两块正面钢板相对平行设置,两块侧面钢板相对平行设置于两块正面钢板的两端,相邻正面钢板与侧面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形成长方体筒形结构,其内填充混凝土;两块正面钢板的内侧相对应位置焊接开孔加劲肋,开孔加劲肋均匀分布,相对应的开孔加劲肋之间通过开孔隔板或开孔缀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正面钢板、侧面钢板、加劲肋、开孔隔板、缀板均可在工厂提前预制,在剪力墙内部利用螺栓将隔板、缀板与加劲肋相连,相对于焊接连接,在现场无需切割、焊接等复杂工序即可与主体结构进行连接。此种方式可大幅提高现场施工效率,也为狭小空间施工提供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本技术属于结构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水平荷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控制因素,控制作用随高度增加愈专利技术显。增加超高层建筑的侧向刚度,并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延性,是结构设计中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剪力墙作为构成高层建筑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单元,它的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作为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相较于传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抗侧刚度大、耗能能力好,在保证结构强度,降低结构自重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在超高层建筑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实际工程中,可参考的组合墙体内部空间狭小,连接构造复杂,无法在墙体内部施焊,往往只能采用构造简单、抗震性能一般、便于施工的组合墙体。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作为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相对于传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抗侧刚度大、耗能能力好,在保证结构强度,降低结构自重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在超高层建筑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墙体内部空间狭小,为现场施工焊工作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焊缝焊接质量也无从保证,不利于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的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力高、耗能能力良好、易于施工的一种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减少焊接残余应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包括:正面钢板、侧面钢板、开孔隔板或开孔缀板、开孔加劲肋、混凝土,具体结构如下:两块正面钢板相对平行设置,两块侧面钢板相对平行设置于两块正面钢板的两端,相邻正面钢板与侧面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形成长方体筒形结构,其内填充混凝土;两块正面钢板的内侧相对应位置焊接开孔加劲肋,开孔加劲肋均匀分布,相对应的开孔加劲肋之间通过开孔隔板或开孔缀板连接。所述的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根据不同工况,选用开孔缀板与开孔隔板相互替换。所述的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沿开孔隔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开设开孔隔板通气孔,开孔隔板通气孔两侧的开孔隔板上相对开设开孔隔板螺栓孔,两块正面钢板的内侧相对应位置焊接开孔加劲肋,相对应的开孔加劲肋一侧通过开孔隔板连接,开孔隔板与开孔加劲肋的一侧通过开孔隔板螺栓穿过开孔隔板螺栓孔固定。所述的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开孔隔板的开孔隔板螺栓孔与开孔加劲肋的螺栓孔相对应,利用普通螺栓或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的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沿开孔缀板的长度方向相对开设开孔缀板螺栓孔,两块正面钢板的内侧相对应位置焊接开孔加劲肋,相对应的开孔加劲肋一侧通过上下均匀分布的开孔缀板连接,开孔缀板与开孔加劲肋的一侧通过开孔缀板螺栓穿过开孔缀板螺栓孔固定。所述的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开孔缀板的开孔缀板螺栓孔与开孔加劲肋的螺栓孔相对应,利用普通螺栓或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在于: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双钢板组合剪力墙,内部开孔缀板或开孔隔板依靠螺栓连接两侧钢板,称之为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目前没有相关专利提出利用螺栓连接在剪力墙体内部对双钢板进行拉结。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利用螺栓、缀板、开孔隔板增强钢板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减轻钢板的屈曲现象,使得钢板与混凝土更好的协同工作,共同承担剪力。因此,能使此类墙体具有高承载力、耗能能力强等特点,由于此类墙体结构简单,故易于施工。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与现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比,混凝土限制外侧钢板面外屈曲,外侧钢板对混凝土有约束作用,使得该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刚度及变形性能。2、本技术中的正面钢板、侧面钢板、加劲肋、开孔隔板、缀板均可在工厂提前预制,在剪力墙内部利用螺栓将隔板、缀板与加劲肋相连,相对于焊接连接,在现场无需切割、焊接等复杂工序即可与主体结构进行连接。此种方式可大幅提高现场施工效率,也为狭小空间施工提供可能性。3、本技术两块正面钢板之间利用缀板或开孔隔板连接,当浇筑混凝土时,减小钢板的变形。混凝土在墙体内部的流动性增强,预防空腔等现象,增强混凝土的一体性。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钢板壁产生较大变形。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该种内部螺栓连接双钢板组合剪力墙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刚度及变形性能。混凝土限制外侧钢板面外屈曲,外侧钢板对混凝土有约束作用。5、本技术在剪力墙内部利用螺栓将隔板、缀板于加劲肋相连,相对于焊接连接,在现场无需切割、焊接等复杂工序即可与主体结构进行连接。此种方式可大幅提高现场施工效率,也为狭小空间施工提供可能性。6、本技术两块正面钢板之间利用缀板或开孔隔板连接,当浇灌混凝土时,混凝土在墙体内部的流动性增强,预防空腔等现象,增强混凝土的一体性。7、本技术开孔加劲肋与钢板可在工厂提前焊接预制,保证焊接质量,缩短工期。由于无需在狭小空间施焊,工人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剪力墙平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开孔隔板立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开孔缀板立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剪力墙内置开孔隔板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剪力墙内置开孔缀板示意图。图中,1—正面钢板,2—侧面钢板,3—开孔隔板或开孔缀板,4—开孔加劲肋,5—混凝土,6—开孔隔板,7—开孔隔板通气孔,8—开孔隔板螺栓孔,9—开孔缀板,10—开孔缀板螺栓孔,11—开孔隔板螺栓,12—开孔缀板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主要包括:正面钢板1、侧面钢板2、开孔隔板或开孔缀板3、开孔加劲肋4、混凝土5等,具体结构如下:两块正面钢板1相对平行设置,两块侧面钢板2相对平行设置于两块正面钢板1的两端,相邻正面钢板1与侧面钢板2之间通过焊接形成长方体筒形结构,其内填充混凝土5。两块正面钢板1的内侧相对应位置焊接开孔加劲肋4,开孔加劲肋4均匀分布,相对应的开孔加劲肋4之间通过开孔隔板或开孔缀板3连接。根据不同工况,可选用开孔缀板9代替开孔隔板6连接。如图2、图4所示,沿开孔隔板6的长度方向均匀开设开孔隔板通气孔7,开孔隔板通气孔7两侧的开孔隔板6上相对开设开孔隔板螺栓孔8,两块正面钢板1的内侧相对应位置焊接开孔加劲肋4,相对应的开孔加劲肋4一侧通过开孔隔板6连接,开孔隔板6与开孔加劲肋4的一侧通过开孔隔板螺栓11穿过开孔隔板螺栓孔8固定。开孔隔板6的开孔隔板螺栓孔8与开孔加劲肋4的螺栓孔相对应,利用普通螺栓或高强螺栓进行连接。如图3、图5所示,沿开孔缀板9的长度方向相对开设开孔缀板螺栓孔10,两块正面钢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钢板、侧面钢板、开孔隔板或开孔缀板、开孔加劲肋、混凝土,具体结构如下:/n两块正面钢板相对平行设置,两块侧面钢板相对平行设置于两块正面钢板的两端,相邻正面钢板与侧面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形成长方体筒形结构,其内填充混凝土;两块正面钢板的内侧相对应位置焊接开孔加劲肋,开孔加劲肋均匀分布,相对应的开孔加劲肋之间通过开孔隔板或开孔缀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钢板、侧面钢板、开孔隔板或开孔缀板、开孔加劲肋、混凝土,具体结构如下:
两块正面钢板相对平行设置,两块侧面钢板相对平行设置于两块正面钢板的两端,相邻正面钢板与侧面钢板之间通过焊接形成长方体筒形结构,其内填充混凝土;两块正面钢板的内侧相对应位置焊接开孔加劲肋,开孔加劲肋均匀分布,相对应的开孔加劲肋之间通过开孔隔板或开孔缀板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工况,选用开孔缀板与开孔隔板相互替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螺栓连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沿开孔隔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开设开孔隔板通气孔,开孔隔板通气孔两侧的开孔隔板上相对开设开孔隔板螺栓孔,两块正面钢板的内侧相对应位置焊接开孔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壮南,刘晟恺,王春刚,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