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56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所述钢板组合剪力墙包括L型钢板I、齿状L型钢板II、L型钢板III和内灌混凝土。所述L型钢板I的长肢和短肢分别为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侧板及端板;齿状L型钢板II的齿状肢与L型钢板I的长肢垂直焊接,钢板肢与L型钢板I的长肢平行,依次搭接焊接;L型钢板III置于钢板组合剪力墙端部,两肢分别与L型钢板I的长肢和齿状L型钢板II角部搭接焊接,形成内部、外围封闭的贯通腔体,在贯通腔体内灌注混凝土,形成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此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刚度大、焊接量小、便于施工;腔体内部贯通便于混凝土浇筑,解决了传统钢板组合剪力墙安装变形不易控制和涨模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
技术介绍
在传统高层建筑中,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用的很广泛,混凝土剪力墙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侧向刚度,房间内无梁柱外露,便于房间布置。但传统混凝土剪力墙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现场湿作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符合现代所提倡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近几年,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正逐渐兴起,国家及各省市密集出台了相关标准和激励政策,要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自重轻、抗震性能优良;现场拼装简单、施工速度快;钢结构建筑物在达到使用寿命后,钢材可重新回收利用、绿色环保。钢板组合剪力墙以两侧钢板和内部混凝土组成的抗剪构件,其整体刚度大,能够满足高层建筑侧向刚度的要求;同时钢板将混凝土包裹在内部,又具有较好的延性和变形能力,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变形能力。现行规范中给出的钢板组合剪力墙大都采用在钢板内侧焊接栓钉或设置拉结钢板,加工制作和安装难度大,施工时外侧钢板容易发生变形和涨模等问题。专利CN103850391A公开了一种一字型钢管束组合结构。由直线状的钢管束总成构成,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U型或一字形钢板焊接连接工作量大,钢管之间不贯通,混凝土浇筑不易密实,容易形成空洞,并且钢结构现场拼接难度大。专利CN205917926U公开了一种三角钢筋桁架式多腔体钢板组合剪力墙,除两端端柱以外的墙体内部贯通以及采用钢筋桁架将两侧钢板连接起来,但端柱与墙体之间的腔体并不连通,不仅不便于混凝土浇筑,现场施工时钢板也需要与端部钢管竖向拼接,焊接量较大,而且两侧钢筋桁架与两侧钢板同时焊接的制作难度大。以上现有几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或多或少的存在双层钢板加工和混凝土浇筑难度大、钢板与端柱现场竖向焊接工作量大、安装时钢板变形不易控制或浇筑混凝土时容易涨模等问题。因此,寻求一种能够自身刚度大、变形小,加工和安装时焊接难度小,便于混凝土浇筑又不易出现涨模的钢板组合剪力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身刚度大、加工和安装时焊接难度小、便于混凝土浇筑又不易出现涨模的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所述钢板组合剪力墙包括L型钢板I、齿状L型钢板II、L型钢板III和内灌混凝土。所述L型钢板I的长肢和短肢分别为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侧板及端板;齿状L型钢板II的齿状肢与L型钢板I的长肢垂直焊接,钢板肢与L型钢板I的长肢平行,依次搭接焊接;L型钢板III两肢分别与L型钢板I的长肢和齿状L型钢板II角部搭接焊接,形成内部贯通、外围封闭的腔体;在贯通腔体内灌注混凝土,形成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进一步,所述L型钢板I长短肢可采用等厚钢板弯折成型。进一步,所述L型钢板I的短肢也可采用加厚钢板与长肢焊接成型。进一步,所述齿状L型钢板II中的一肢切割成矩形或梯形齿状钢板,另一肢为钢板,弯折成型。进一步,所述齿状L型钢板II的齿状肢与L型钢板I的长肢垂直并采用角焊缝工厂焊接,齿状L型钢板II的钢板肢与L型钢板I的长肢平行,并依次搭接焊接。进一步,所述L型钢板III的两肢均为钢板,弯折成型,置于钢板剪力墙一端。进一步,可根据需要在外围钢板内侧焊接栓钉。进一步,可根据需要在外围钢板内侧也可以焊接加强板件。进一步,所述L型钢板III两肢分别与L型钢板I的长肢和齿状L型钢板II角部搭接焊接,形成内部贯通、外围封闭的腔体。进一步,在贯通腔体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形成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进一步,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单元可组合形成一字形、L字形、十字形、T字形或Z字形中的任意一种形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采用齿形L型钢板,较U型钢板不仅节省钢材,焊缝量也可减少25%,并且腔体之间相互贯通,更便于混凝土浇筑;2.本专利技术形成的多个腔体整体刚度大,解决了安装时易变形,浇筑混凝土时易出现涨模等问题;3.本专利技术将钢板组合剪力墙形成一个标准单元,不仅可以组合成一字形、L字形、十字形、T字形或Z字形等需要的截面形式,同时可以整体安装,避免了现场竖向拼接焊缝,大大减少了现场焊接量和焊接残余变形,降低了施工难度;4.本专利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钢板组合剪力墙的加工和安装问题,为钢板组合剪力墙在高层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标准单元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的L型钢板I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的齿状L型钢板II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的L型钢板III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的齿状L型钢板IV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的钢板V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一字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的L字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的十字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的T字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的Z字形示意图;图中,1-L型钢板I;2-齿状L型钢板II;3-L型钢板III;4-内灌的混凝土;5-L型钢板I长肢;6-L型钢板I短肢;7-齿状肢;8-钢板肢;9-齿状的L型钢板IV;10-钢板;11-内部贯通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和技术方案能够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来对其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附图1、2、3、4、7组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附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为一字形腔体贯通式钢板剪力墙示意图。所述钢板组合剪力墙包括L型钢板I1、齿状L型钢板II2、L型钢板III3和内灌混凝土4。所述L型钢板I1长肢5为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侧板,短肢6为钢板组合剪力墙的端板;所述齿状L型钢板II2的齿状肢7与L型钢板I1的长肢5垂直焊接;所述齿状L型钢板II2的钢板肢8与L型钢板I1的长肢5平行,并依次搭接焊接;所述L型钢板III3置于钢板组合剪力墙端部,两肢分别与L型钢板I1的长肢5和齿状L型钢板II2角部搭接焊接,形成外围封闭、内部贯通的腔体11,在内部贯通的腔体11灌混凝土4,形成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本实施例中,所述L型钢板I1中的短肢6可以与长肢5等厚度,用等厚钢板弯折加工成型。本实施例中,所述L型钢板I1中的短肢6也可以采用加厚钢板与长肢5焊接连接后,形成L型钢板I1。本实施例中,所述齿状L型钢板II2的齿状肢7与L型钢板I1垂直并采用角焊缝工厂焊接;齿状L型钢板II2的钢板肢8与L型钢板I1平行,并依次搭接焊接。本实施例中,所述L型钢板I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钢板I的长肢和短肢分别为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侧板及端板;齿状L型钢板II的齿状肢与L型钢板I的长肢垂直焊接,钢板肢与L型钢板I的长肢平行,依次搭接焊接;L型钢板III两肢分别与L型钢板I的长肢和齿状L型钢板II角部搭接焊接,形成内部贯通、外围封闭的腔体;在贯通腔体内灌注混凝土,形成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钢板I的长肢和短肢分别为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侧板及端板;齿状L型钢板II的齿状肢与L型钢板I的长肢垂直焊接,钢板肢与L型钢板I的长肢平行,依次搭接焊接;L型钢板III两肢分别与L型钢板I的长肢和齿状L型钢板II角部搭接焊接,形成内部贯通、外围封闭的腔体;在贯通腔体内灌注混凝土,形成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钢板I长短肢可采用等厚钢板弯折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钢板I的短肢也可采用加厚钢板与长肢焊接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体贯通式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状L型钢板II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奇孙彤刘春青李贯林孙绍霞张晓明陈壮善吴善防白冰谷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